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9月23日正值秋分时节,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贵港市人民政府主办的2023年广西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暨贵港富硒小龙虾系列活动,在桂平市蒙圩镇曹良村举行。在主会场活动中,桂平市突出“会、展、趣”,设置迎丰收、庆丰收、闹丰收、晒丰收等多个环节,充分把农业和旅游、文化、体育、商业等结合,营造共享丰收成果的浓厚氛围。
▲丰收节活动现场各种农产品琳琅满目。 喻湘泉摄
千米丰收长卷在现场展开,桂平西山茶、覃塘毛尖、梧州六堡茶、柳州螺蛳粉、上林大米等全区各地特色农产品在长卷的70余个展位上汇聚。其中,肥美的小龙虾、乳白的腐竹、富有韧劲的米粉颇为抢眼。文化展演区,展示了社坡腐竹制作技艺、西山茶茶艺、采茶戏、粤剧、春牛舞等农耕民俗文化。小龙虾计时垂钓、免费品尝等趣味活动,吸引了许多男女老少踊跃参加。
近年来,广西立足林果蔬畜糖等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特色农业,打造出粮食、糖料蔗、水果等一批千百亿元产业,粮食和重要农产品连续多年实现稳产丰收,各地涌现出不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产丰收的典型案例。比如,贵港市稻虾综合种养产业创新发展,建成稻虾综合种养面积13.29万亩,稻虾田亩产值突破万元,比单纯种水稻高5000~6000元,带动贵港6.29万户农户增收,塑造“一水两用、一田双收”和每亩“百斤虾、千斤粮、万元田”场景,为全国、全区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样板经验。
▲市民共享丰收的成果。 喻湘泉摄
在桂平市新恒港澳洲淡水龙虾产业示范区,这里创造了“渔光互补,一地双收”土地立体综合利用模式,养殖基地的上层用于光伏发电,下层用于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形成生态养殖和发电并行的绿色经济模式。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看到,这里的澳洲淡水龙虾每只有3两重,价格约200元/公斤。该示范区通过提供虾苗、饲料、输出技术,带动更多农户进行澳洲淡水龙虾养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主场活动的“东道主”桂平市素有广西“鱼米之乡”的美称,是全国最大的腐竹生产出口基地,广西最大的玉桂、荔枝、淮山和米粉等农副产品种植和加工基地。该市已连续12年获得全国产粮大县奖励、连续17年获生猪调出大县奖励。
本次活动采取“1+2+N”(一个主会场+两个分会场+全区各地欢庆活动)模式举办。在自治区层面,在桂平市设立主会场,在贺州市钟山县、来宾市武宣县设立分会场,并同时举行丰收庆典。丰收节期间,全区其他地方也组织举办一系列内容丰富多彩、主题特色鲜明、乡土气息浓厚、文化韵味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庆祝活动,包括印迹乡村创意设计大赛、广西稻渔丰收节等等,总数超过100场,以体现农耕农趣农味、农风农乐农情。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王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