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骄傲!这两位亚运火炬手来自广西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闫芬丽

他是广西籍企业家,一年向40多个国家售出1000万双鞋子;她是杭州亚运会的志愿者,帮助国外运动员翻译、沟通……9月14日,杭州亚运会火炬在浙江台州传递,第11棒火炬手陆景亮和第32棒火炬手万晓彤都来自广西。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两人,一起来听听他们的故事。

陆景亮:

卖到全球的产品带有广西元素

陆景亮是广西河池人,也是台州一家公司的董事长。从河池到台州,他白手起家、艰苦打拼,如今一年能卖出1000万双鞋子,客户覆盖五大洲40多个国家。

▲陆景亮在火炬传递中。

在火炬传递现场,陆景亮希望将亚运精神、竞技精神传递给更多人,也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在自己驰骋的商场,他也不忘薪火相传,将民族元素和文化融入产品中,传播至世界各地。比如,在设计鞋面的时候,他就借鉴了壮锦花纹,时尚又美观。

“绣球是我们长期使用的伴手礼,各地的客商都很喜欢。”陆景亮说,作为广西独特的民族文化产品,绣球造型精美、寓意吉祥、文化内涵丰富,用于赠送朋友也是在传播广西文化。

▲壮锦花纹的鞋子

在外打拼多年,陆景亮也想回到家乡发展。他说,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连,希望能在广西设置仓储点,把鞋子出口到东南亚国家。他已前往东兴、凭祥考察,相信这个愿望很快就会实现。

万晓彤:

用语言和服务架起交流桥梁

“看到亚运火炬在我手中点燃,自豪之心久久不能平复。”万晓彤是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的学生,说起参与亚运火炬传递,仍心潮澎湃。

▲万晓彤在火炬传递中。(视频截图)

本届亚运会,万晓彤与15名校友担任志愿者,帮助国外运动员以及代表团翻译、沟通和交流。她学的是泰语,负责接待泰国的运动员和嘉宾,“用泰语直接和运动员沟通,很快就能了解他们的需求,比用英语沟通效率高很多”。

亚运会开幕在即,万晓彤每天都往返于机场与亚运村之间,忙着接待运动员和嘉宾,有时候回到宿舍已是次日凌晨。她说,工作很累也很充实,“睡一觉,第二天又是元气满满的亚运会‘小青荷’”。

志愿者的青春笑脸是亚运会的一面镜子,也是展示中国文化一扇窗口。万晓彤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参加亚运会志愿者服务,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能力,也是一次难得的交流机会,她将发挥所长,用语言和服务架起国际体育文化交流的桥梁,“希望各国运动员能在亚运会赛场上发挥出实力,好好感受中国的魅力”。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胡志伟 陈程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