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冬莲 郭燕群/文 何定坚/图
第20届东博会上,东盟国家大米频频亮相,其中柬埔寨大米很是引人注目。不少参展商通过东博会平台寻求合作,带柬埔寨大米闯荡更广阔的中国市场。
首次参展,柬埔寨小伙寻求合作
“我们的大米没有任何添加!”“什么是碎米?噢,有的有的!”……9月16日,在南宁国际会展中心D9展厅一个展位内,柬埔寨小伙Kouch Chanrithy正在卖力地向观展的企业代表推介他带来的大米,有企业代表想采购大米制作米粉,他一一作答。
据了解,这名柬埔寨小伙的中文名叫郭财福,家里有一个大米加工厂,想开拓国外市场。他从柬埔寨政府部门得知东博会后,跟妈妈第一次来参展,寻求中国合作伙伴。
▲柬埔寨客商郭财福在推销大米。
“很有收获,一个上午就有近20人来问各种问题,其中3人有强烈合作意向,还有来自深圳的客商。”郭财福说,他知道柬埔寨国内有很多米商跟中国做生意赚了钱,“中国是一个大大的市场,希望这次参展能满载而归。”
据了解,柬埔寨大米进入中国市场,得益于东博会牵线搭桥。2007年,时任柬埔寨首相洪森出席东博会期间向中方提出,希望中国市场能引进柬埔寨大米。柬埔寨稻米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至6月,中国进口柬埔寨大米13.8万余吨,占柬埔寨大米出口量的42%。
▲柬埔寨客商郭财福看好米业生意前景。
“走出去”种大米,“走进来”销大米
柬埔寨原生态的水源和土质,适合稻谷生长,一些国内企业因此嗅到商机,纷纷到柬埔寨做起大米生意。来自梧州的企业家陈佩伫,便是其中一个。
2012年,经老乡介绍,陈佩伫孤身一人来到柬埔寨种植大米,并通过自己的摸索闯出一条路。他在当地开设农场、在柬埔寨实居省建立大米加工厂,成为梧州走出去的企业之一。
陈佩伫为茉莉香米注册了品牌。2014年起,柬埔寨茉莉香米在金边举行的世界大米评比活动中夺得桂冠,后来又在意大利米兰举行的世博会中获银奖。
▲柬埔寨展厅展位上的柬埔寨大米。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何定坚摄
如今,陈佩伫配合广西农业部门,在柬埔寨推广并指导农户种植广西优势大米种质的同时,也利用在柬埔寨种植的茉莉香米敲开了中国市场的大门。“今年是我随柬埔寨商务部门第4年在东博会参展,这是很好的形象展示机会,每次来参展都能收获新订单。”陈佩伫说。
“走出去”又“走进来”,陈佩伫希望通过参展,能让更多人看到广西人在推动对外交流方面所做的努力,也希望能与国内的大型国企洽谈,合作分销采购柬埔寨香米,让柬埔寨香米走上更多消费者的餐桌。
广西企业盼团结开拓更广阔市场
公开报道显示,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广西共有25家农业企业相继到柬埔寨投资水稻、香蕉种植、大米加工和农业综合开发等产业。目前,柬埔寨已成为广西农业“走出去”企业及合作项目最多的国家。
在众多企业中,2009年就到柬埔寨投资建大米加工厂的国有企业广西国宏集团,是最早一批把柬埔寨茉莉香米大批量卖到国内的企业之一。经过不懈努力,该集团将柬埔寨茉莉香米的销售范围从广西扩大到国内10个省(区、市),销售量也从开始的几百吨到现在的几千吨。中国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通过企业输入至柬埔寨,柬埔寨农户也从企业处获得农业技术培训,不断提升柬埔寨茉莉香米的品质和风味。
▲国宏公司米业展位,人气满满。
9月16日下午,广西国宏集团展位相关负责人郭东亮在东博会上接待了多名企业代表前来洽谈合作事宜,包括国内各地的经销商客户及国内几家头部电商企业。“东博会是个很好的平台,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接触到几十个国家的潜在合作伙伴。”他说,他们正计划联合更多合作企业,把柬埔寨大米等东盟特色商品卖到国内各个省区,甚至东亚、欧洲等海外市场。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