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覃江宜
在东博会各展馆内,咖啡是曝光度最高的展品之一,很多展馆都会郑重把它摆在C位,招揽来来往往的宾客浅尝一口。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咖啡也是最常见的随身物件,逛展的人一杯在手,顿时添了几分闲适。这些场景和画面都让人想起,刚刚把社交网络搅得天翻地覆的那款“酱香拿铁”。
▲游客在越南商品展区内品尝咖啡。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曾经高冷的白酒和正在下沉的咖啡联手,指向的是一个万象更新的时代。元宇宙、虚拟现实、AI绘画……过去那些不可思议的科幻情节已经成真,看似稳固的圈层正在被打破,人们的生活观念也跟着一起被重塑。既然“万物皆可联名”,每个不甘寂寞的品牌都需要找到新的链接方式,拓展自己的消费主张及品牌价值。
跨界破圈、融合发展、携手共赢,这不也是东博会杯子里的真意吗?这里面荟萃的好味道,不管是“黑科技”还是“好产品”,都在寻找着一种“联名”的可能,期待打开新的想象,在时代大潮中顺势而为,收获未来的甜美滋味。
▲会场内的参展商云集。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你看,展会上大受欢迎的迷你直升机,跨越1700公里的距离从杭州来到南宁,它似乎应该飞到更远的地方,和那些风景迷人的海滨城市绑定,成为观光时新的打开方式;从三亚到北海只需两个小时的物流无人机,它真的适合在东南亚星罗棋布的小岛间穿梭,串联起智能生活的高效和便捷;还有酷似“太空舱”的全智能家居,连续几年在东博会上亮相,它是时候出发前往世界各地,在自然风光的悠闲和诗意中,提供现代化的种种便利了。
▲一家企业的直升机展示。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游拥军摄
这些年的往来故事可以证明,建立在相互理解和共同愿景之上的“联名”合作,具有多么广阔的前景。有一件让人心生感慨的小事,在日前南国早报推出的“小记者看大交流”活动中,中方工程师讲述了承建菲律宾“新百年水源”工程(卡利瓦大坝)的经历——十几年前,大国重器双护盾硬岩掘进机(TBM)还是外方遮遮掩掩、操作时禁止中方工程师靠近的“秘密”。如今,最先进的“神器”也变成了中国制造,不再需要看人脸色。孩子们童言无忌,想知道现在易地而处,“我们是否允许菲律宾工程师靠近”,得到的回复是一句坦坦荡荡的:“中国践行技术共享理念,我们把技术带出去,(自然)希望更多的菲律宾工程师掌握。”
▲南宁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上,展示着不同型号的工程机械。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智能机器人在玻璃上作画。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 邹财麟摄
正是这种自信开放的姿态,成为一种稳定的介质,让东博会用20年的时间酿成香飘万里的“美酒”,有岁月的沉淀,有精神的凝缩,有不断加入的新鲜元素,随时可变身一杯青春时尚的“咖啡”,与世界进行联结,触达更多人的生活。
这一杯“联名特调”,你不想尝尝吗?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赵敏 戴昕明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刘飞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