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若凡
8月27日凌晨,一名28岁的年轻男性因为出现胸痛、胸闷、气紧等症状,被紧急送往南宁市第四人民医院急诊科,在就医过程中出现心室颤动,经心脏电除颤后恢复窦性心律。
这又是一名年轻的心梗患者!该院心电诊疗科值班医生、科室主任庞磊介绍,患者送医时经查心电图提示,急性下壁、高侧壁心肌梗死。后经了解,患者体型属肥胖型,每天至少抽一包烟,经常熬夜,发病时有濒死感。
▲急诊科医务人员为28岁的急性心梗患者实施抢救。视频截图
如此年轻就发生心梗,这并非个例。据了解,今年3月,该院就抢救过一名24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者前一天晚上喝酒后,在凌晨感觉胸骨部位疼痛,持续不能缓解,于是自行开车来到南宁四医院急诊科就诊。急诊科医护人员立即对其进行检查,结合床旁心电图、急诊心梗三项检查指标确诊为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这也是目前医院接诊的最年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令医护人员吃惊的是,年仅24岁的患者竟然有高血压病、糖尿病等多种基础疾病。
近年来,该院接诊的胸痛患者已有数名年龄小于30岁。这些病人尽管经过及时抢救及急诊心脏介入治疗,全部救治成功,但这一现象应该引起重视。
庞磊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发病年龄日趋年轻化,主要与不良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有关。如:长期熬夜、吸烟、饮酒,长期高油、高盐、高糖、高精细粮饮食……另外,久坐、不爱运动、肥胖、长期高强度工作,也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诱因。此外,部分年轻人没有定期体检,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危险因素没有及时发现和干预。
医生强调,不良生活和饮食习惯是造成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原因又都是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对心脏血管造成日积月累的影响,形成血管内斑块,使管腔极度狭窄,或者斑块破裂造成血栓堵塞血管,于是便出现心绞痛或急性心肌梗死。因此,年轻人要形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适当运动、舒缓工作压力,才能更好地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急性心梗的危险因素,避免急性心梗年轻化。已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年轻人,更不该讳疾忌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郭燕群 陈程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