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覃江宜/文
8月24日,“科比日”。
科比·布莱恩特做到了
连偶像迈克尔·乔丹也没有做到的事情,
把自己变成一个纪念日。
2020年1月26日,
41岁的科比因为大雾中的
飞行事故坠于山谷之中,
一代篮球巨星就此陨落。
▲在今天的NBA比赛中,每一个主场都在齐声呐喊科比的名字, 缅怀一代传奇。
常常在想,可能在另外的平行时空,科比没有登上那架S-76B型直升机——也许飞行员临时身体不适,又或者是天气预报忽然预警,他最终决定提前两小时出发,亲自开车前往加州纽伯里公园镇。
按照原定计划,他会主持“曼巴体育学院”的学生篮球赛,鼓励少年们坚持心中热爱,并目睹自己最爱的二女儿、13岁的篮球新星吉安娜登场,砍下全场最高的24分。
▲人们会记住关于科比·布莱恩特的故事。 图片来源:科比·布莱恩特官方微博
时针快速回转,
时光列车驶向了另一个岔路:
没有斯台普斯中心那场座无虚席的追思会,自然也就没有“篮球之神”泪流满面的发言,乔丹不会贡献一堆哭泣的表情包,更不会当众倾吐心声:“当科比去世,我内心的一部分也跟着死了。”
在另外的时空,乔老爷子仍在社交网络上为类似“科比不可能追上乔丹的历史地位”的发言偷偷点赞,一个“偏执狂”欣赏另一个“偏执狂”,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依然是缠斗不休的对手。
没有迷雾阻断的人生,科比最后一条推特互动不会停留在对勒布朗·詹姆斯的祝贺上。
那天詹姆斯的职业生涯总得分正式超越科比,跃居历史第三位,科比第一时间发文致敬:“继续加油吧!兄弟,给你最大的尊重”。
3年后的2023年2月10日,当詹姆斯超过贾巴尔正式成为NBA历史得分王,亲眼见证历史的科比,可能选择用另一种方式表达敬意:“天啊,贾巴尔竟然被超越了,詹姆斯这块‘活化石’真应该放进博物馆里展出!”
没有戛然而止的课程,吉安娜会继续把中文做为必修课。
▲如果没有那场意外,科比还会常常出现在场边,笑着对电视镜头比“Yeah”。 图片来源:科比·布莱恩特官方微博
2023年的科比中国行,学习中文6年的她,也许可以实现对父亲的承诺:“等你下次去中国的时候,我来当你的翻译!”她甚至能以篮球运动员的身份出现在成都大运会上,让父亲不远千里赶来助阵,成为比熊猫“花花”更网红的大会“吉祥物”。
没有猝不及防的告别,科比还会继续出现在各项赛事的场边,举起右手,眼含笑意,向电视镜头挥手致意。
他会见证库里的王者归来,约基奇的新王登基,2023年的选秀大会上有两位与他同名的新秀进入联盟——被亚特兰大老鹰队选中的科比·巴夫金、被洛杉矶快船队选中的科比·布朗,他会与他们拥抱,轻拍肩膀,以示鼓励。
与乔丹不同,科比在追赶者面前并非高不可攀,新媒体时代的年轻人无须像面对“篮球之神”那样,永远保持一种仰视的姿态。
▲“黑曼巴”的精神,还在激励着很多人前进。
没有过去的3年空白,他可能会把自传搬上大银幕——为什么不呢?
他参与制作的动画短片《亲爱的篮球》都拿到了2018年的奥斯卡奖,那就再拍一部对标《长安十二时辰》的《清晨四点洛杉矶》吧;他的独立个人潮鞋品牌也会落地了吧,像“侃爷”韦斯特曾经做到过的那样,让一双鞋成为孩子们、潮人们梦寐以求的礼物。
太多水到渠成的事情可以慢慢发生,我们还有机会见证一些不同寻常的事情,就像谢幕战上惊世骇俗的单场60分。
最重要的是,这条在过去无时无刻不在撕咬对手的“黑曼巴”,还有机会出现在你的面前,松弛地讲述一个关于如何跟世界死磕,又是如何跟自己和解的故事。
他还有更多时间亲口告诉孩子们:
“那些你早起练习的时光,那些你咬牙坚持的时光,
那些你已经筋疲力尽但
选择重头再来的时光,
真正的梦想就在其中。”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胡志伟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