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察理”与“茶理”,谁是真“王子”?法院这样判→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颜强/文

“察理王子”与“茶理王子”,同为茶饮料销售品牌,两个“王子”读音相同,文字构成仅有一字之差,到底谁才是真“王子”?

8月7日,南宁市察理王子餐饮有限公司收到了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书,法院判处“茶理王子”其品牌所属公司江西金楚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赔偿南宁市察理王子餐饮有限公司各项经济损失共890.8万元。

00001c790d8666b6550e1eec9ca7bc8e76bef6aec7617e446915c7059361123d01e14“茶理王子”复制“察理王子”模式?

据了解,作为奶茶连锁品牌,“察理王子”由品牌创始人吴隆中于2012年创立,并于当年申请注册商标,2013年6月获得核准,目前已在广西、广东等地拥有600多家加盟门店。

▲南宁市西乡塘区一家察理王子新店开业。受访者供图
后经授权,南宁市察理王子餐饮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察理公司”)拥有“察理王子”商标的排他使用权。

▲察理王子获得的商标证书。受访者供图

2018年前后,察理公司的加盟商反映,有“茶理王子”奶茶品牌复制模仿“察理王子”的经营模式。“当时江西有客商想加盟,结果发现他们当地也有和我们品牌读音一样的品牌,就发图片过来问是不是同一家。”察理公司总经理陈荣辉向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介绍,经过对比,他们发现“茶理王子”品牌不仅与“察理王子”品牌在文字构成、称呼等方面相近,加盟店装饰上还有着极高的相似度。

陈荣辉表示,察理公司多次要求“茶理王子”所属公司江西金楚餐饮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楚公司”)停止侵权行为无果后,于2018年9月对“茶理王子”商标提出无效宣告申请。

000011c510a8eb364b0ec984005832b00ff07a97459866782018f40dbdbd98140c799裁定茶理王子商标在餐饮服务上无效

2019年10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裁定,认定“茶理王子”商标与“察理王子”注册商标在文字构成、呼叫等方面相近,指定使用在餐厅、咖啡馆等服务类别相同或相近似,容易导致消费者混淆或误认,宣告“茶理王子”商标核定使用在餐厅、咖啡馆等服务上无效。金楚公司不服提起诉讼,2021年10月18日,经过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一审、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二审维持原裁定。

▲此前茶理王子的门头图片。受访者供图

在此期间,金楚公司仍继续复制模仿“察理王子”经营模式及品牌,明知其商标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宣告无效,仍以远低于察理公司加盟费的模式吸引加盟商发展加盟店,导致察理公司在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区难以发展加盟商。察理公司认为,金楚公司的所作所为,导致其商标权受到侵害,因此向法院起诉,要求金楚公司承担侵权责任。“他们做得太恶劣,如果早点找过来道歉、和解,也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陈荣辉表示。

00001e4aabdf7ed882add5e4afdb1eb37de870476d22c222063b11eed6b1528f7e07c“察理王子”获赔890.8万元

针对察理公司的侵权指控,金楚公司抗辩称,“茶理王子”商标受让于他人,不存在攀附“察理王子”注册商标商誉的故意,且“茶理王子”的设计与“察理王子”存在差异。另外,金楚公司经营“茶理王子”奶茶连锁服务获得了很多荣誉,在“茶理王子”商标被宣告无效后,金楚公司已重新设计经营标识,因此金楚公司不存在侵权的情况。

法院认为,金楚公司作为茶饮料的经营者,在明知“察理王子”注册商标已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的情况下,仍在茶饮料销售服务及加盟商推广时使用与之相近似的“茶理王子”标识,会导致消费者对察理公司与金楚公司提供的服务来源产生混淆,或认为二者有关联,从而产生关联关系混淆,该行为构成对“察理王子”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犯。

综上所述,8月4日,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这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进行一审判决,判处金楚公司赔偿察理公司经济损失885.6万元,维权合理费用5.2万元。

8月14日,记者就此事多次致电金楚公司,该公司招商部经理以不方便为由婉拒了采访,公司前台工作人员表示会上报,截至记者发稿时仍未有回应。

针对这起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广西民族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陈星教授认为,该案有力维护了消费者对于商标品牌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一,“察理王子”注册商标已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茶理王子”标识与之相似,会导致消费者认为二者之间具有关联关系,从而产生混淆,侵犯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知情权和选择权;第二,有效打击了“傍名牌”的仿冒行为,保护了商标专有权。“茶理王子”与“察理王子”读音相同、文字构成相近,并且同样使用在咖啡馆、茶馆、饭店等服务领域,容易误导公众,本次判决高额赔偿利于震慑此类仿冒行为;第三,有利于营造良好营商环境、强化知识产权保护。本次判决让公众从身边熟知的奶茶品牌看到国家保护知识产权的力度,有利于增强市场主体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自主品牌的信心。

(读者覃先生 稿酬100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黄秀宁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