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的印象中
“加减乘除”“喝西北风”
“阿猫阿狗”“卿卿我我”
是成语吗?
如此具有高度迷惑性
连小撒都震惊了
一起来看看
那些年我们误会过的真成语↓↓↓
形容一个人十分平庸,无所作为。清·陆陇其《答曹微之进士书》:“弟恐鹿鹿鱼鱼,不足以当鼎植耳。”
形容饥寒交迫的样子,现多用于生活窘迫。
《儒林外史》中有一段叫嚣:“叫我们管山吃山,管水吃水,都像你这一毛不拔,我们喝西北风?”
也作“乘除加减”,意谓人生的荣枯消长。
《红楼梦》中写巧姐的曲子〔留馀庆〕:“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正是乘除加减,上有苍穹。”
张三李四
泛指某人或某些人。
宋·王安石《拟寒山拾得》诗见:“张三袴口窄,李四帽檐长。”
旧时人们常用的小名,引申为轻贱的、不值得重视的人或事物。
鲁迅《我的第一个师父》:“这和名孩子为阿猫阿狗,完全是一样的意思:容易养大。”
指兄弟友爱,临危争相赴难。
这个成语的由来有一个故事,汉末乱世,人饥竟然相食,听说弟弟被盗贼捉住之后,赵孝绑起自己前去相救,他对盗贼说,“我弟弟太瘦,不如我能让你们多吃一点”。盗贼为之大惊,便把二人都放了。
比喻夫妻恩爱和谐,后表示兄弟或朋友关系亲密。
《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二年》:“上素友爱,近世帝王莫能及。初即位,为长枕大被,与兄弟同寝。”
比喻事物重复繁琐,做事多此一举。
宋·邵雍《闲行吟》:“梦中说梦重重妄,床上安床叠叠非。”值得一提,“梦中说梦”也是成语,比喻虚妄不实。
贼偷了东西走后才关门,比喻问题发生之后才采取防范措施。
清·《儿女英雄传》:“丈夫的品行也丢了,他的声名也丢了,他还在那里贼去关门,明察暗访。”
又作“旧雨新雨”,借指新老朋友。
唐·杜甫《秋述》有感,“常时车马之客,旧,雨来;今,雨不来。”是说旧时宾客每逢下雨也来,现在宾客一遇雨就不来了。
比喻二人相去悬殊。
唐·韩愈在《符读书城南》中讲到小孩因读书与不读书而日渐产生差异,“两家各生子,孩提巧相如……二十渐乖张,清沟映污渠。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
又作“羊狠狼贪”,形容人性格执拗,贪得无厌。很,违逆不从。
《史记·项羽本纪》:“因下令军中曰:‘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强不可使者,皆斩之。’”
形容生活窘迫,急需钱粮。也比喻急等着某些东西用。
《红楼梦》第九十九回云:“我在这衙门内已经三代了。外头也有些体面,家里还过得,就规规矩矩伺候本官升了还能够,不像那些等米下锅的。”
旧时哀悼人去世的话。弱:丧失,减少。
季羡林在《哭冯至先生》中哀道,“我顿感,毕生知己又弱一个。我坐在会客室里,泪如泉涌,我准备放声一哭。”
是说夏时衣着华美,冬季因价昂无力置办冬装者。
金宇澄在《繁花》中写道,“包括旧社会的‘荷花大少’。梅瑞说,啥意思。康总说,阮囊羞涩,性喜邪游,夏天穿得漂亮,有几副行头,到了冷天,衣裳就差远了。”
没有比它更大的,指最大。
《西游记》孙行者与牛魔王斗:“他变做无大不大的白牛,我变了法天象地的身量。正和他抵触之间,幸蒙诸神下降。”
读书之人世代相传,如同种子衍生不息。指在文化上能承先启后的读书人。
梁实秋在《雅舍小品·书》中写下:“不管香不香,开卷总是有益。所以世界上有那么多有书癖的人,读书种子是不会断绝的。”
比喻写文章废话连篇,啰嗦而不得要领。博士:古时学官名。
《颜氏家训·勉学》中有:“邺下谚云:‘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指迂腐、糊涂而又学识浅陋的老学究。冬烘:迂腐,浅陋。
巴金在《春》里说:“横竖在书房里跟着那个冬烘先生读书也得不到什么有益的知识。你高兴读书,你二哥、二姐和我,我们都可以教你。”
笑容比黄河水变清还难见到,形容清正严厉。
《宋史·包拯传》:“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
比喻在重大问题上需要做出选择的境地。
鲁迅《华盖集·北京通信》:“我自己也正站在歧路上,——或者,说得较有希望些:站在十字路口。”
以长城比喻捍卫国家安全的大将,也指难以逾越的障碍。
《水浒后传》载,“吞珪既丧,坏了万里长城,国中精锐已尽,如何是好?”
学无止境,不像成语的成语,
邀你在评论分享一个!
综合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央视网等
●诗词魅力三万里答题抽奖活动上线!
7月18日至7月23日,南国早报客户端上线诗词魅力三万里答题抽奖活动,每天答对3道题,即可开启幸运三连抽!手机支架、电动牙刷等奖品等你抽取,快来南国早报客户端挑战吧!点击下图→登录App,参与答题后,方可参与抽奖。
编辑 邱晨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