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斯
李某是一名游戏玩家,为了给游戏账号升级,他在网上购买了代练服务,可在代练期间,他的账号因违规被封禁。那么,代练人该不该为此担责?7月17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对该案进行了通报。
李某用微信注册了“和平精英”的游戏账号,并花2.9万余元充值点券。为了让账号升级,2022年12月26日,他花1019元在一个代练平台购买了代练服务,将游戏账号放在平台上找人代练。12月31日,韦某接单开始代练。
不料,2023年1月2日,“和平精英”游戏平台以修改游戏代码或数据、使用作弊手段破坏游戏公平为由,将李某的账号封禁。李某认为,是韦某代练不当导致账号被封禁,便将韦某起诉至来宾市象州县人民法院,要求韦某赔偿损失。
法院受理该案后发现,50多岁的韦某是一名农民,从未上网打过游戏。而且,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他一直在象州县一加油站工作,根本没时间上网打游戏。但是代练平台需要代练人填写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并进行实名制手机短信码验证,不是韦某本人又是谁?法官经过调查发现,实际代练人是韦某的未成年侄子小熊(化名)。
原来,小熊登录代练平台后,用韦某的身份证及手机号进行验证,提交80元保证金后,开始接单代练。小熊(化名)被依法追加为共同被告。
法院认为,网游账号使用权作为网络虚拟财产的一种,受我国相关法律保护。在该案中,李某游戏账号被封禁的事由并不明确、不具体,不排除有第三人违规使用插件,或李某违反腾讯公司的游戏许可及服务协议等原因造成的可能性。由此,法院判决驳回了李某的诉讼请求。目前,该判决已生效。
主办法官称,在网络游戏中,使用外挂、辅助、代充、代练等行为,是游戏公司打击的重点,且游戏用户协议明确禁止将账号密码以任何形式提供给他人使用并提示了风险。李某明知代练属于游戏禁止的情形,却仍然找代练,应做好游戏账号可能被封禁的思想准备。法官提醒,网友在玩游戏时要遵守游戏协议,避免游戏违规,否则要承担不利后果。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胡志伟 邱晨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