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
七百弄山区
层峦叠嶂、山高路陡
联合国粮农组织官员曾到此考察
认为这里是
“除了沙漠以外
最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七百弄山区。(2016年4月18日 摄)
曾经的弄勇村
家家户户因为缺水
亲戚之间常常相互借水
遇到长期干旱年份
人们需要到几公里外的红水河挑水
条条沟壑阻碍了孩子们的上学路
部分乡镇农村学校
交通不便、校舍简陋
很多学生要花费一两个小时
爬“天梯”、过悬崖
翻越大山抵达学校
睡大通铺、吃黄豆拌饭
……
▲四年级学生蒙宣任背着生活用具,爬“天梯”去上学。(2012年9月3日摄)
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
乡村振兴不断推进
大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如今的弄勇村
一栋栋砖楼取代了木瓦房
一个个水柜分布在房前屋后
村民们的生产生活条件
得到了极大改善
▲蒙宣任(右一)、蒙宣汰(左一)和爸爸、妈妈、妹妹在家门口合影。(2023年1月21日 摄)
“天路路网工程”
让孩子们的上学路不再艰险
“营养改善工程”
让孩子们告别黄豆拌饭
“攻坚大通铺工程”
改善了孩子们的住宿条件
曾经上学必经的山路
在2016年修通了水泥路
悬崖上的“天梯”
早已尘封在历史的长河中
▲弄勇小学新貌。(2022年5月19日 摄)
11年间
山乡面貌和生活条件的改变
成为山里娃成长路上
铭刻于心的记忆
11年过去了
曾经的“天梯少年”都已经长大
他们如今的生活是怎样的?
他们在初高中就读
我们来看一组对照图
▲2012年7月1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4岁的蒙宣宏(左)穿着姐姐的旧衣服和同为4岁的蓝小帅在一起玩耍。
▲2023年1月21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蒙宣宏(左)和蓝小帅合影。
蒙宣宏和蓝小帅
目前分别在板升乡
和大化县城读初二
▲2012年9月5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7岁的蒙文超(左一)放学后爬悬崖回家。
▲2023年1月2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二学生蒙文超站在家里,身后的墙上贴满奖状。
这位家中墙上贴满奖状的
是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的
高二学生蒙文超
今年18岁的蒙文超
最大的梦想
是一年后考上理想的大学
▲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7岁的蒙俐谷(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
▲2023年5月20日,蒙俐谷在大化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高二年级教室里学习。
蒙俐谷是大化瑶族自治县
第二中学的高二学生
一年后将参加高考的她
希望能考上理想的大学
▲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8岁的蒙丽丹(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
▲2023年5月20日,蒙丽丹在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高级中学高三成人礼上。
蒙丽丹是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
高级中学的高三学生
今年参加高考的蒙丽丹说
希望以后能回到大山里当老师
有人已走进大学
▲2023年5月27日,22岁的蒙秋艳站在她就读的广西医科大学校门口。
2021年
蒙秋艳以优异的成绩
考上了广西医科大学
▲2012年7月4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7岁的蒙锦晨在课堂上。
▲2023年1月25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正在浙江省台州职业技术学院读大一的蒙锦晨寒假回家时在村中留影。
大一学生蒙锦晨
目前正在浙江省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就读
▲2012年7月4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小学7岁的蒙旺兵(左二)在校园里玩风车。
▲2023年1月25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正在桂林理工大学读大一的蒙旺兵寒假回家时在村中留影。
蒙旺兵正在桂林理工大学
读大一
他们有了自己的工作
▲2012年9月5日,10岁的蒙富松(右一)爬悬崖去学校读书。
▲2023年5月24日,村医蒙富松站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卫生所前。
2021年
蒙富松从卫校毕业
回到家乡
成为了大化瑶族自治县
板升乡弄雷村卫生所的一名村医
▲2012年7月1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11岁的蒙宣朝(前)利用暑假帮家里放牧。
▲2023年1月21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22岁的蒙宣朝站在自己刚刚购买的汽车前。
从技校毕业后
蒙宣朝选择到广东工作
22岁的蒙宣朝
买上了属于自己的汽车
▲2012年7月1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10岁的蒙柔玉背着弟弟蒙宣朋去玩耍。
▲2023年1月20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21岁的蒙柔玉(左)和12岁的弟弟蒙宣朋在一起。
已经幼师毕业的21岁的蒙柔玉
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舞蹈
为自己儿时的歌舞梦继续努力
▲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蒙宣汰(左一)、蒙宣任(左二)爬山路去学校。
▲2023年1月20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22岁的蒙宣任(左)和弟弟蒙宣汰站在通往弄勇小学的隧道旁合影。
22岁蒙宣任目前
在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读书
弟弟蒙宣汰从技校毕业后
在广东一家汽修厂上班
▲2012年12月27日,在弄勇村弄顶教学点7岁的蒙宣海(右一)在打乒乓球。
▲2023年1月2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在广东工作、返乡过年的蒙宣海在路边休息。
2022年
蒙宣海技校毕业后
选择去广东工作
他们未来有新的打算
▲2012年9月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7岁的蓝天德(右一)攀爬“天梯”去学校。
▲2023年1月23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即将从技校毕业的蓝天德回家过年。
18岁的蓝天德
即将从技校毕业
计划后续读大专
▲2012年9月5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10岁的蒙科佑在上学途中坐在悬崖边上休息。
▲2023年1月16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雷村,即将从技校毕业的蒙科佑站在家门口。
21岁的蒙科佑
希望从技校毕业后
能挣钱供弟弟妹妹读书
让他们接受更好的教育
▲2012年7月4日,学校放假后11岁的蓝秋艳(着黄衣者)背着生活用具走在回家的山路上。
▲2023年1月21日,在大化瑶族自治县板升乡弄勇村,大专毕业后在广州工作的蓝秋艳回家过年时在家门口留影。
22岁的蓝秋艳
大专毕业后在广州工作
目前正在努力考取教师资格证
网友留言:
努力吧!孩子们!
十多年前
少年们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
靠着爬“天梯”上学
十多年后
大山早已旧貌换新颜
“天梯少年”们的故事
显示出了孩子们的成长
也折射出了弄勇村、弄雷村的巨大变化
狭径变坦途
通的不但是路
更是大山里的孩子们走出去和
选择多样人生的希望
编辑 莫妮娜
责编 杨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