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幼小衔接,如何准备更科学?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吴俐鸣

9月份,一批幼儿园的孩子将进入小学,成为一年级新生。往年此时,不少家长担心孩子“零基础”入学跟不上,纷纷给孩子提前报幼小衔接班,有的甚至提前上半年至一年的幼小衔接课程。今年南宁的幼小衔接班还火爆吗?家长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做好准备,才能让孩子顺利过渡?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开展幼小衔接活动,邀请幼儿园的孩子走进校园,感受小学氛围。校方供图

00001c790d8666b6550e1eec9ca7bc8e76bef6aec7617e446915c7059361123d01e14走访  幼小衔接班有需求 相比往年有所降温

5月17日~20日,记者以家长身份走访了南宁市多家推出幼小衔接服务的培训机构和幼儿园。青秀区一家培训学校老师表示,他们从4月中旬就推出3个暑假衔接班,目前已有一些家长报名,但总名额未满。玉兰路的一家教培机构也开设有幼小衔接暑期营,“最近陆续有一些家长来咨询报名事宜”。

与培训机构相比,幼儿园的学前班需求更旺一些。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家民办幼儿园的庞老师称,目前该园3个学前班已经报得差不多了。青秀区某民办幼儿园黄园长表示,他们开设了两个学前班,如果报名的人多,计划9月再增加一个班。

记者注意到,大部分幼小衔接班对外宣传的学习内容以语言启蒙、思维训练、儿童阅读为主。“其实就是拼音、算术、识字、写字,都是家长想给孩子学的。”某机构负责招生的老师解释。这些班的费用不低,两个月的暑期幼小衔接班价格从几千元至上万元不等,有些民办幼儿园的学前班一学期就要上万元。

“幼小衔接还是有需求的,只是不像前几年那样火爆。”一些机构的老师表示,前几年招生比较轻松,有的家长需要提前半年预约名额,不然都难报上名,但今年报名情况不算火。江南区、西乡塘区多家公办幼儿园老师告诉记者,以往每到六七月份,都会有中班家长提出“离园申请”,到外面就读幼小衔接班,但近两年这种情况有了变化,“过去一个年级会有几个转学前班的,但从去年开始减少,今年还没见有离园的,直接读完大班就上小学一年级”。

000011c510a8eb364b0ec984005832b00ff07a97459866782018f40dbdbd98140c799观点  是否上衔接班 家长意见不一

记者采访发现,对于要不要给孩子上幼小衔接班,家长有不同的声音。其中,“别的孩子都学,自己孩子也必须学”的心态较普遍。“大宝当年没上幼小衔接班感觉有些吃亏,别的孩子都会,就我的孩子不会。”谢女士说,二宝今年9月要上小学,为了吸取大宝的“教训”,她早早就把二宝的衔接学习计划安排好,学拼音、学写字、上数学启蒙……生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苏女士对报班有些纠结,她本不想把孩子绑在室内上课,想让孩子快乐地玩。但从过年开始,家长群就在讨论幼小衔接班,“看那架势,他们都想让孩子上”。眼看着女儿今年9月就要上小学了,曾经奉行快乐教育的她有些动摇了,最终她决定自己先教孩子写字和识字,“就算没有学科知识方面的进步,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

对于儿子幼升小,吴先生则持“佛系”心态。他既不打算让孩子参加幼小衔接培训,也不打算报任何专项课程。他认为,家长大可不必为孩子的幼小衔接过分焦虑,让孩子自己面对也是一种成长。提前学习,有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一些知识提前学会了,在课堂上还有可能不认真听老师讲解。“孩子上小学前,能学多少由他。幼儿园大班里有少量的识字、写字,他自己有时也写写、画画,我们从没刻意去教他。”

00001e4aabdf7ed882add5e4afdb1eb37de870476d22c222063b11eed6b1528f7e07c变化  衔接教育全面铺开 幼儿园小学双衔接

2021年,教育部曾印发指导意见,提出幼儿园与小学要“双向衔接”,减缓衔接坡度。记者从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了解到,目前小学和幼儿园都做了幼小衔接的联动,呈现不少新变化。

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是自治区幼小衔接试点校,该校教导处主任曾玉春介绍,以前一年级的课堂教学多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现在更多地采用游戏教学的方式。老师们会将课本内容有机整合,尽可能地放慢授课速度,帮学生从“学习萌芽期”向“学习主动期”转变。同时,还会根据儿童的发展规律,设置各门学科特色活动,比如语文课开展“小小故事大王”活动,引导孩子主动沟通;数学课上“找一找身边的数字”,将学科知识的掌握融入日常生活等。

▲南宁市福建路小学开展幼小衔接活动,一年级的学生指导幼儿园大班的孩子画画。 校方供图

5月22日,46名幼儿园的孩子在家长带领下,走进南宁市福建路小学,提前感受小学课堂。记者了解到,作为自治区幼小衔接试点校,该校创设了与幼儿园相衔接的教学环境,用游戏化、生活化、活动化的教学模式给一年级学生上课;还与幼儿园联动双向奔赴:幼儿进小学参观、上课,小学老师进幼儿园给大班孩子上课;还开展家长“上岗培训”等活动。通过一系列举措,老师们发现,过去一年级开学时常有几个嚎啕大哭不肯进校的孩子,这两年这种情况再没出现过,学生的学习、生活习惯也有明显好转。

今年4月,南宁市教育部门下发了关于推进基础教育各学段科学衔接工作的实施方案,里面提到衔接教育应贯穿基础教育全学段。目前全市的幼小衔接教育已在各校全面铺开,接下来在其他学段也将探索科学衔接的机制和策略。

0000173ba2954d1d9b1e552e9224374d339c18e9f20445a387f1180f30887dac96340建议  衔接班非必需品 好习惯才是关键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良好的习惯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帮助孩子走得更稳更远。”南宁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职教室副主任黄宁娜表示,很多家长可能会从学习方面开展和评价幼小衔接,希望在短时期看到成效。实际上幼小衔接包括身心、生活、社会和学习四个方面的准备,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实施教育与引导。家长可以多和老师沟通,从情感、言行等方面陪同孩子一起做好入学准备。

曾玉春建议,家长应多给孩子一点时间,注重学习习惯与品质的培养,关注孩子长远发展。平时可有意识引导孩子认识常见标语的汉字,认读电梯楼层按键的数字等,用观察生活的方式,适当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如果担心孩子坐不住,可以在家做圈数字、听指令等游戏,让孩子初步形成规则意识。还可以在家制订一些家庭公约,比如每天阅读的时间从5分钟到10分钟、20分钟慢慢递增,让孩子逐渐适应在较长时间内专注做一件事的生活。通过科学陪伴,让孩子幼小过渡更顺利。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

校对 麦雪莉

责编 唐海波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