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少数民族题材电影是中国电影的一道独特风景,它们以鲜明的艺术风格展现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日前,第3届“三月三”民族电影文化周在南宁圆满落幕,民族电影展映、圆桌论坛、民族电影海报展、主创见面会等活动,让广西观众在光影中领略了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国内众多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也为广西如何推动民族电影发展拓展了新思路。
▲《又是一年三月三》海报。本文图片均由主办方提供
类型多元 呈现“诗和远方”
一直以来,我国都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电影发展,拍摄了众多民族题材电影。这些作品所表现与观照的,是各个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发展,展现了我国各少数民族绚丽多彩的独特风土人情,呈现出鲜明的特点,让观众通过一部部优秀的电影,借由主创独到的视角和演员的诠释,增进对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同胞的认识与了解,看到真善美的“诗和远方”。
《冰山上的来客》《阿诗玛》《五朵金花》等民族电影作品,人们早已耳熟能详。广西的民族电影《刘三姐》,更是成功塑造了“歌仙刘三姐”这一经典银幕形象,同时也让《唱山歌》《只有山歌敬亲人》等电影配乐载入音乐史册,传唱至今。在具有时代特色的胶片光影中,迷人的桂林山水、美丽的刘三姐、动听的山歌迅速风靡全国以及东南亚。时至今日,人们到桂林游览,置身山水中还能领略到电影所表现的壮族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浪漫主义情怀。
多年来,广西坚持用光影讲好民族故事。自2021年创办,至今已经举办至第3届的“三月三”民族电影文化周,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诞生的。今年的民族电影文化周,共收到全国各地报名影片100多部。最终,《黑帐篷》《秀美人生》《又是一年三月三》《回西藏》等12部民族电影、《再次突围》等5部短片入选展映。这些影片题材多样、类型多元,生动地展现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战胜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拼搏的感人故事。
▲《回西藏》海报。
大胆创新 “拼”写民族传奇
近年来,一大批专注于拍摄少数民族电影的电影工作者走上了创作第一线。他们中有的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善于通过真实而又亲切的视角来找寻属于自己民族的故事与传奇。新生代导演崛起,他们从民族文化的沃土中不断汲取营养,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文化。
在本次电影文化周展映的电影《黑帐篷》,通过讲述“牧女央金”一家的故事,真实客观地展现了高原牧民延续几千年的“一顶帐篷、一家人、一群牛”的游牧生活。谈及影片的创作初衷,导演塔龙说,黑帐篷是藏族最有代表性且有历史渊源的文化符号,跟藏族人民的生活紧密相关,一家人走到哪帐篷就扎到哪,有黑帐篷的地方就是他们生活的地方,影片透过“黑帐篷”的变迁反映了牧民的变化。有观众问怎样选好创作题材,塔龙表示,选题不仅是民族电影,也是世界电影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黑帐篷》海报。
另一部展映的民族电影作品《抢花炮》,讲述了一群壮族青年组建“云岭飞豹队”,在抢花炮的训练和比赛中不断成长的故事。该片既是现实题材、农村题材,又是民族题材,包含爱情、青春元素,在创作层面是一种大胆的尝试与创新。在《抢花炮》的主创见面会上,制片人张彩虹分享了演员在拍摄《抢花炮》过程中遇到的挑战——抢花炮运动中所有的肢体剧烈冲撞都是真实拍摄,拍摄结束后每个演员身上都有伤。正是电影主创的这股“拼”劲,观众才能从大屏幕上看到更多既有趣味性又充满风情的民族故事。
打破局限 拍出动人故事
在与大片共舞的时代,民族题材电影曾陷入有人喝彩但上座率低的尴尬境地——绝大多数的民族题材电影创作只能走向艺术电影,或者想走商业路线,但最终由于资金原因而不得不“艺术化”。
民族电影应该如何更好地谱出新篇?出席本次民族电影文化周的中国电影家协会民族电影工作委员会副会长韩万峰认为,当下的创作应该开始更加关注少数民族在城市的生活和精神诉求,这是为了适应当下电影美学转向作出的改变,“只有将共同体美学贯穿于整个民族电影的创作过程,民族电影才能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与认可”。
广西民族大学传媒学院院长杨学明出生于满族聚居区,在内蒙古读书,工作于广西,这让她对民族的风味、风尚、风情、风景、风物总是多一些牵念与担当,在将自己定位为一名“电影专业观众”后她表示:“民族是一个大的观念,民族电影不单纯是指少数民族电影,少数民族电影、汉族电影都是民族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
广西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胡红一作为一名专业学者兼编剧,重新审视了过往的卖座电影,他认为真正打动观众的往往是那些动人故事和人物形象,这些是好电影的根基,“民族电影从来不只是一个标签,而应该是在民族地区或者民族群体中拍出一个好故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黄少华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