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婧 蒋晓梅 陆欣楠
当城里的少年为读哪本书陷入选择困难症时,许多乡村孩子还在为想读更多读物而发愁。本次调查数据显示,乡村孩子在课外读物的来源和种类上与城市学生存在明显差距。电子产品对注意力的吸引、阅读环境氛围的缺失……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如何提高乡村孩子的阅读质量和素养?近日,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采访了一线乡村教师和文学教育专家,共同探讨。
阅读需求难兼顾
4月21日上午,当下课音乐响起,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宁小学的学生飞快冲出教室。不少人跑进了一个蓝白相间的房子,这是该校本学期新打造的漂流书吧。这个新开放的书吧在操场边上,空间够大,室内布置得明亮温馨,让学生随时随地就能阅读。
▲南宁市江南区江西镇同宁小学的漂流书吧,每月会更新一批图书。 南国早报全媒体见习记者 覃玉富摄
该校教导主任刘婉莹观察发现,孩子们一旦投入到阅读当中,效率非常高,有的学生几天就能看完一本书。这些年,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投入加大,乡村学校阅读硬件有较大改善,图书数量不断增加,但图书更新速度仍满足不了乡村孩子的需求,分层阅读较难兼顾。“学校每年更新的书籍大概是几十本,为了确保种类的多样化,就没法兼顾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适合中低年级孩子阅读的书目还比较少。”
巫朝娟是南宁市良庆区那陈镇中心学校的一名语文老师。她坦言,乡村孩子家里自主购买课外书的不多,学生的课外读物更多依赖于学校阅读室。“为了解决阅读多样化的问题,我们在班级里设置了流动图书角,让学生们把自己看完的书拿出来与同学共享。”但这样还是无法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
阅读氛围感不够
除了阅读种类不够丰富,乡村学生还面临着阅读环境氛围感缺失。四年级学生小刘每天都会花30分钟阅读课外书,但她都是自己一个人“孤读”,“爸妈不管我,也从来不和我交流阅读的话题”。她曾想和父母分享阅读感受,父母却让她多找老师交流。
在那陈镇中心学校,记者询问学生“平时都和谁一起阅读”,得到最多的回复是“自己”,其次是和同学、老师。问及为何不与父母交流阅读心得时,学生们表示家长忙于工作。
“目前乡村学校留守儿童占比大,他们多由家中老人照管。祖辈面对孩子的学习,往往有心无力。”广西特级教师、八桂乡村优秀教师吴冰表示,不少乡村学生的家长对孩子的课外阅读不够重视,较少主动为孩子提供阅读资源,创造阅读环境。
黄艳平是同宁小学语文教研组组长,平时负责给学生上阅读课。她指出,家庭阅读氛围缺失在乡村学生中较为普遍。乡村学生的家长平时较少带孩子到城里的书店,能去城里图书馆看书的孩子也比较少,孩子们了解图书的途径比较窄。有时候,老师布置了读书任务,但家里缺少监督,也会影响孩子阅读能力的提高。
为了做好学生的阅读引导,乡村学校做了不少探索和尝试。有的学校每月会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并鼓励学生用文字或图示记录下读后感;有的会举办读书节、故事会等,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分享阅读、表达想法,在读书时不孤独,有“知音”。
▲南宁市鲁班路小学通过阅读项目式课程,帮助孩子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校方供图
先后在广西、贵州、云南支教11年的侯长亮发现,如今公益组织很多,越是偏远的地区越不缺书籍,但爱心公益组织将书送下去以后,很少人关注接下来该如何引导孩子阅读。这些书虽然好,但孩子却翻得少,他认为仅靠学校老师培养阅读的氛围感,明显是不够的。
渴望读报开眼界
乡村孩子都喜欢阅读什么?本次调查显示,乡村孩子的读物主要集中于启蒙启智型课外读物,阅读资源与形式相对单一,在接受知识与信息方面相对滞后。
“我曾看过一份报纸,那是我第一次读报。”去年暑假乡村学生小李跟妈妈去城里探亲,表哥家订阅的一份少儿报刊引起了他的兴趣。绚丽多彩的版面,轻松活泼的语言,让他沉浸在墨香中,他渴望能拥有一份少儿报刊。
“我们之前有订阅报刊,后来停订了。”有乡村老师坦言,受限于经费等原因,不少乡村学校多是优先购书,订报数量较少。记者在走访中也发现,一些乡村学校订的报纸未能及时更新。“希望未来有条件能订阅更多报纸,让孩子们都爱上读报”。
曾女士的儿子小谭今年即将从清华大学毕业。她告诉记者,除了让孩子读书,他们还特别注重让孩子读报。小学时,经语文老师提醒,她先后将儿子两篇作文投到报社,最后在《南国早报》小记者周刊发表,“能在省级报刊上发表作文,大大提高了孩子的写作积极性”。同时,他们也会特意引导小谭读一些新闻资讯和理论文章。曾女士认为,读报对孩子的世界观形成很有帮助,也让孩子对事件的看法更深刻。
“读报给学生带来的作用,跟读书是不一样的。”去年秋季学期,到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渌晓小学渌宁教学点支教的李光翔发现,乡村学生较少关注时事类的信息,主动读报的学生更少。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因为爷爷和爸爸爱买报纸,他会把感兴趣的内容剪下来贴在笔记本里,读报让他了解国家大事,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如今,李光翔不仅鼓励学生读书、读报,自己也会下载一些新闻时事类视频、历史纪录片等,融入到语文教学中。
资深阅读推广人黄珂认为,除了阅读书籍,读报也是一种亲近文字的方式,“读报可以促进儿童形成健康的世界观,还能帮助乡村孩子了解外面的世界”。
相关新闻
城市娃家里藏书多,乡村娃更渴望读报!广西城乡中小学生阅读方式有差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
校对 胡来彦
责编 胡志伟
审核 佘鸿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