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谭双梅
3月22日上午8时许,载运5725头进口活牛的巴拿马籍“达人”轮顺利靠泊钦州保税港北二泊位,这是我国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后,钦州保税港口岸首艘活牛进口货轮。
▲边检民警对货轮牛仓进行安全检查。
据悉,这批活牛主要有荷斯坦青年母牛、安格斯青年母牛、利木赞青年母牛等品种,价值约1.16亿元,它们在到达钦州保税港口岸前已封闭远洋载运17天,3月22日晚7时顺利卸载后将运至隔离场隔离45天,之后再发往广西区内及云南、贵州、四川、新疆、内蒙古等地进行种群繁育。
▲边检民警监护活牛卸载入境。本文均为广西钦州保税港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供图
钦州保税港口岸有关负责人介绍,实施“乙类乙管”后,钦州保税港作为广西唯一活牛进口海上通道,将对牲畜进出口恢复正常便捷的通关效能,年内预计牲畜进出口贸易恢复到疫情前80%以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