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我国开创了带病“可保可赔”的医疗保险新模式——惠民保,在东部地区迅速铺开,并向中西部地区持续挺进,继而全面铺开。
截至2022年11月15日,广西14个设区市中,已有12市上线了“惠民保”项目,合计投保288.88万人。其中,南宁、防城港、来宾等地的参保率高于中西部平均水平,排名前四的项目不仅由政府部门指导、多家公司共保,更引入了国内领先的“惠民保险”综合服务平台——熠保科技,全流程科技赋能,为中西部惠民保发展提供了广西经验的新思路。
政府指导、多方组团,构建惠民保发展新生态
保险产品,“大数法则”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这对于普惠性质的惠民保更是如此。
广西银保监局坚持多方合作、统筹推进,聚焦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在广西推广“保费低廉、衔接医保、突破目录、补偿大病”的城市定制普惠型商业医疗保险即惠民保项目。联合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各地市医保局确定统一的承保规则和指导性承保条款,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实现省级统一部署推进惠民保。
南宁、钦州、防城港等各市医保局深谙群众的补充保障需求,在惠民保的产品设计阶段充分参与,执行落地过程中提出规范发展的建议,并在产品上线后发挥监督管理的重要作用。
在政府部门的有效指导、统筹推进之下,广西多地的惠民保吸引了保险行业多个龙头公司参与,形成“大组团”的共保模式,全国领先。比如,南宁市“惠邕保”由10家商业承保机构组成共保体;钦州市“钦惠保”由中国人民财险主承保,中国人寿、太平洋财险等15家保险公司联合承保。
特别是南宁,率先探索落地惠民保广西经验,中国人民财险广西分公司、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作为“惠邕保”的双主承保,发挥头部公司的优势,带动了其他财险、寿险单位共同参与,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4月20日“惠邕保”上线,截至当年5月底,该市累计参保人数达到1076748人,参保覆盖率高达15%,达成保费8506.31万元。
科技全面赋能,探索惠民保可持续之路
惠民保具有明确的普惠性质,如何长期可持续发展成为不少项目的一大难题。广西给出的答卷是——科技全面赋能,既要提高参保率,也要尽早开展并深化健康管理服务,保障平稳运营。
目前,广西多地的惠民保项目均有第三方服务平台全流程参与,从模式设计、落地铺开、后续运营三个阶段都实现高度数字化。特别在推广过程中,以熠保科技为代表的第三方服务平台可以快速分析市场数据,并反馈共保体,及时调整项目策略。
一方面,第三方平台拥有数据洞察、分析能力和大人群运营技术,可以协同开展模式设计和营销推广。特别是基于数字保险的营销推广,熠保科技充分发挥“大人群经营能力”,围绕用户制定从看到、了解到到购买、使用、续保全流程的营销方案;在实质服务阶段,发挥精细化管理运营能力,线上线下一站式提供理赔、售后管理等服务。
另一方面,第三方平台与保险公司、创新药企和创新医疗服务商等产业上下游协同合作,根据不同城市参保特点,精准提供筛查服务、互联网医疗、康复护理、消费医疗等医疗健康服务,从根本上提高参保人的健康水平,打好可持续化发展的基础。
据了解,作为国内领先的惠民保险综合服务平台,熠保科技先后参与了全国50多个城市的惠民保产品设计、运营与技术服务,参保用户超过2500万。而广西是熠保科技探索惠民保复制落地经验的关键区域,其服务已覆盖南宁、柳州、钦州、防城港、河池、来宾、北海7个城市,市场占有率超过50%,广西参保率排名前四的惠民保项目均全部参与。
惠民保是衔接起基本医疗保险与商业保险之间空缺的重要一环。有行业人士预测,在未来5~8年内,惠民保将惠及5亿城市人口,年度保费超过2000亿元,覆盖3000亿~6000亿元医疗保障,市场空间巨大。
未来,广西经验有望在更深层面、更多人群、更广地区复制落地,探索出更多惠民保可持续化发展的有益经验,减轻群众个人医疗费用负担,助力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