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徐庆成
2月22日,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召开“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广西住房城乡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今年全区力争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6.44万套。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以上。14个设区市开展体检,找出小区在养老、托育、停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实施更新改造,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新闻发布会现场。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徐庆成摄
2022年,广西大力发展保障性住房,全区保障性租赁住房新开工6.13万套,公租房新开工2894套,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0894套,帮助新市民等群体在城市安心安居。
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有什么举措?发布会上,自治区住建厅副厅长叶云介绍,2023年,广西将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持续改善城镇困难群众住房条件,并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为主体的住房保障体系,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按计划,今年我区加大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在全区14个设区市全面推进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力争2023年全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6万套以上。此外,我区持续改造老城区内脏乱差棚户区。加快推进危旧房改住房改造,力争2023年全区危旧房改住房改造新开工建设住房5000套、基本建成6000套,完成投资18亿元。
同时,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强市场分析监测和预期引导。一方面因城施策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推动“保交楼”专项借款加快落地使用,督促各地加快推进项目施工,尽快形成实物工程量;另一方面继续指导各市多措并举、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加强市场分析及预期引导,提振房地产市场信心。同时,强化市场风险管控,加强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指导督促各地修改完善商品房预售资金监管实施细则,持续整治规范房地产市场秩序,防范化解房地产领域风险,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戴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