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郭燕群
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重要部分,公证制度在预防纠纷、维护法治、巩固法律秩序等方面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自公证领域“放管服”改革以来,南宁市公证机构积极探索,出实招、新招、妙招,发挥公证职能优势,推出多项便民利民服务措施,严格依法公证,助推法治社会建设。
“检察+公证提存”,让刑事赔偿有渠道
公证参与刑事领域,探索建立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的“检察+公证提存”模式,是南宁市公证机关的一个创新探索。
2022年4月12日,兴宁区人民检察院率先在广西出台《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工作规程(试行)》,并联合南宁市桂南公证处签署《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合作协议》,为检察院、公证处开展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工作提供依据。
▲资料图片:桂南公证处驻法院司法辅助中心工作人员为群众解答法律咨询。本文图片均由南宁市司法局供图
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轻微刑事案件过程中,犯罪嫌疑人主观恶性小、有赔偿能力且有赔偿意愿,但由于种种原因无法达成和解协议的,经向检察机关提出申请,向公证处缴存一定数额的赔偿保证金,检察机关对其作出从轻处理决定的制度。
2022年1月7日晚,犯罪嫌疑人韦某某(17岁)在南宁市兴宁区某手机店内,假借购买手机为由,趁店主不备将两部手机拿走后逃离现场。承办检察官审查认为,该案犯罪嫌疑人为在校未成年学生,案件符合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的适用条件。
为教育挽救犯罪嫌疑人,妥善化解双方矛盾,经犯罪嫌疑人家属申请,兴宁区检察院决定适用轻微刑事案件赔偿保证金提存制度。犯罪嫌疑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在检察官的见证下签署了公证提存申请书,并到南宁市桂南公证处办理保证金提存。随后该院依法对韦某某作出了不批准逮捕决定。
“检察+公证提存”模式,有效推进了“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的贯彻落实,在促进刑事和解、正确适用刑罚、修复社会关系、增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取得良好的效果。
“公证+法院调解”,化解万般事
成立于2019年6月的南宁市桂南公证处驻兴宁区法院司法辅助中心,是广西首家公证机关进驻法院的司法辅助中心,实现了对群众需求最大的房产继承、物业合同、指定监护、夫妻财产协议约定、委托、证据保全、赠与合同、民间借贷等纠纷的全覆盖。同时,该中心还在调查取证、送达、财产保全、执行等审判辅助事务环节提供公证法律服务,进一步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自2019年以来,南宁市先后成立了桂南公证处驻兴宁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中心、桂南公证处驻青秀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中心、北部湾公证处驻良庆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中心、北部湾公证处驻邕宁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中心、桂南公证处驻江南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中心、南方公证处驻西乡塘区人民法院司法辅助中心等6家司法辅助中心。全市公证驻法院司法辅助中心共受理各类调解案件5863件,成功化解纠纷1168件,开展辅助调查取证、参与见证、协助执行、协助送达等司法辅助业务22933件。
“互联网+公证”, 服务更便民
2022年7月28日,南宁市北部湾公证处与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哥德堡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通过远程视频方式,为居住瑞典的中国公民办理了委托书公证。这是广西首例与中国驻哥德堡总领馆合作办理的远程视频公证。
▲资料图片:北部湾公证处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远程视频公证。
早在2021年,南宁市北部湾公证处就开发、引进远程电子公证系统,以公证公信力为背书,在保证交易行为的真实性、合法性的前提下,帮助跨境或异地企业或个人完成交易行为零接触。
2021年2月,南宁市北部湾公证处远程电子公证项目成功入选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首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并作为现代服务业创新成果,得到复制推广。
▲资料图片:北部湾公证处工作人员为群众办理远程视频公证。
服务进一步升级。2022年5月12日,为解决海外华侨侨胞回国办证难的问题,自治区归国华侨联合会法律顾问委员会与南宁市北部湾公证处合作,搭建了广西海外公证法律服务平台。通过远程电子公证的服务模式,该平台在民事公证和商事公证两大领域,为广西海外华人侨胞提供便利高效的公证服务。目前,南宁市北部湾公证处、桂南公证处已入选为司法部首批海外远程视频公证试点机构。
相关报道:
法治政府①| 76项轻微违法行为不予处罚,南宁市推出11个领域的“免罚清单”
法治政府③ ▏法律顾问进村进社区,打通南宁公共法律服务“最后一公里”
法治政府④ ▏动动手指就能办案?南宁青秀区揭秘“指尖办案”的背后……
法治政府⑤ ▏“族老”化身“和事佬”!南宁市兴宁区探索调解新模式
法治政府⑥丨搬得出、住得稳!这些操作助力2.4万搬迁群众驶入致富“快车道”
法治政府⑧丨出实招、新招、妙招,南宁各地公证机构创新服务解民忧
法治政府⑨丨行政复议解民忧,司法温情暖民心,马山县提升行政复议工作水平
编辑 莫妮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