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穿越时光,寻找瑞兔丨兔年说兔之文物篇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豫

在中国古代,兔子一直被认为是祥瑞之兽,经常出现在各种神话故事中,被赋予长寿、吉祥等美好寓意。因此,兔子形象在瓷器、饰品等古代器物中也十分常见。这些器物走过悠悠历史长河,在日新月异的演变中,形成独具一格的魅力。

瓷器兔纹历史悠久

据了解,出现在博物馆藏品上的兔子形象,统称为兔纹。在广西博物馆“釉彩斑斓——馆藏瓷器陈列”展厅中,记者从两件青花瓷器上找到了兔纹。

▲青花婴戏纹高足碗碗心有一幅月桂玉兔图。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豫摄

第一件是明万历年间的青花婴戏纹高足碗。这是1962年故宫博物院专家李鸿庆到广西博物馆工作时,捐赠出来的私人珍藏。乍一看,这件瓷器的表面是明清瓷器常见的纹饰题材——“婴戏”。画面中,姿态各异的孩童游玩嬉戏,渲染出子嗣繁兴、和乐安闲的人文情致。一只可爱的小兔子藏在碗心,只见它勾线留白,耳短身胖。虽只有寥寥几笔,却十分生动传神。

广西博物馆瓷器库的工作人员张佳琦告诉记者,由于兔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赋予许多吉祥寓意,因此兔子的形象曾在我国古代各类艺术品中大量存在,也是古代陶瓷艺术中常见的表现题材。

▲青花婴戏高足碗(下)与青花人物图罐(上)。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豫摄

和青花婴戏纹高足碗摆在同一展柜的,还有一个明晚期的青花人物图罐。罐身纹饰主题为人物与花卉,罐底落款是兔纹。兔纹用简笔勾勒,形态跃然于上。张佳琦介绍,明天启、崇祯年间,兔纹底款非常流行。这说明兔纹在明晚期民窑瓷器上己经普遍,甚至已经成为一种吉祥的图案款识代替常见的文字款。

▲青花人物图罐落青花兔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豫摄

寓意丰富深入人心

古人认为,兔与嫦娥、蟾蜍同居于月宫。晋代傅玄《拟天问》说道“月中何有,玉兔捣药”,因为玉兔捣药的传说,兔子成了健康、长寿的象征。另外,兔子动作灵敏、繁衍能力强,也有活泼可爱、子嗣繁兴的寓意。

▲壮族红绒地花草围裙上绣着两只小白兔。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在广西一些地方,有不少儿童的背带、围裙以及服饰上,都会出现兔子的形象。在广西民族博物馆展出的一件壮族红绒地花草围裙上,有两只毛线绣制而成的小白兔。暗红色的绒布上花团锦簇,小白兔正在绿地上撒欢,生动自然又有趣。

▲壮族红绒地花草围裙中的兔子图案。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这件围裙,从面料来看,应该是用于冬天御寒的。”广西民族博物馆馆员蒙元婕说,还有一种民间说法是,两只兔子代表着爱情,将其绣于服饰之上,表达了制作者对于幸福生活的美好期盼。

兔子作为十二生肖之一,还出现在不少民族的器物上,如银碗、银饰、手镯、铜鼓。

▲十二生肖八卦镂空算盘剪刀银饰的兔子图案。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何定坚摄

传统兔纹一路演变

记者从中国纹样数据库相关负责人处了解到,兔纹在中国古代艺术品中比较多见,自商周时期就出现了。那时的兔纹简洁而又传神,主要形态是伏卧蜷缩式和低首弓背式。

中国纹样工作者、广西设计师黄清穗收集和整理的纹样中,兔纹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纹样。不同时期的兔纹,应用形式不同,造型也随之变化,但多以侧面的全身形象出现,体型娇小,毛发短密,尾短耳长,有蹲、跳、奔、仰等动作。兔纹最常见的题材有月宫主题、狩猎主题、生肖历法主题等。

在汉代画像石中,出现了许多玉兔捣药的纹饰,两只玉兔一左一右,各拿药杵,作轮流捣药的动作,造型有趣,构图对称,画风质朴。唐代织锦上,兔纹常作为狩猎题材中的猎物出现。到了元代,兔纹样式就更多了,玉器上会出现立兔、奔兔等,织锦上较为常见的是以团窠形式作为主体纹样出现。明代宫廷中有随着节气更换应季服饰的习俗,兔纹服饰是中秋节宫眷穿着的服饰。此外,兔纹还出现在明清两代的十二章纹中的“月纹”中。近现代的玉兔泥塑,如天津、北京的兔儿爷,就是在吸收了古代兔纹的轮廓和色彩的同时,夸大了兔耳,更加拟人化,着实可爱。

相关新闻

这些兔文化,你知道吗?丨兔年说兔之民俗篇

兔年兔潮,趣味盎然 | 兔年说兔之艺术篇

C位宠物,市场热卖丨兔年说兔之萌宠篇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