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灵川县灵田镇长岗岭村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历史悠久,人文独特,村中不仅遗存有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还保留了许多带有当地特色的传统美食。如今春节临近,当地村民正忙着做圆子、舂粑粑、贴春联......大家一起欢欢喜喜迎新春,现场一派热闹景象。
▲村民在包圆子。
“无嘴圆子”是长岗岭村一道鲜美可口的家常菜,更是当地过年必不可少的招牌菜。最初的无嘴圆子制作为扁平形状,类似于旧时的银元,寓意为“财源广进”,采用煎的方式来制作。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嘴圆子的制作食材更加丰盛,形状更为饱满,做好的无嘴圆子外表就像豆腐泡一样,寓意“生活富足兴旺”。
▲1月12日,长岗岭古村落的老屋内年味渐浓,大家一起包圆子,欢欢喜喜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
“我们做圆子的时候先把肉切好,放点蒜米、木耳、马蹄 , 剁好以后再把豆腐炸好。 炸好豆腐以后就可以包圆子了。”灵川县灵田镇长岗岭村 村民莫德林说。同时,另一边村民也正在热热闹闹地舂粑粑,男人手持粑锤,围着石臼,你一锤我一锤,轮流上阵,气氛十分热烈。粑粑打好后,村民们围在一起,先将大坨的糯米团捏成小圆团状,再压成一个个圆圆的粑粑摊放在簸箕里,最后品红上色增加喜庆元素。在村民们的眼中,一场热热闹闹的舂粑粑活动凝聚了村民们的邻里和谐、亲情友谊,更成为了每个人心里的年味。
▲村民在舂粑粑。
“快过年啦,我们这边每家每户都要舂粑粑、做圆子 、贴春联。 亲戚朋友陆续回来,大家坐在一起过年,我心里感觉特别幸福。”灵川灵田镇长岗岭村村民苏晓梅说。
▲村民在磨豆腐。
除了做圆子和舂粑粑,村里的书法老师也摆着台子义务为大家写春联、送春联。老师凝神聚气,泼墨挥毫,一幅幅寓意吉祥的春联、一个个饱含神韵的“福”字在行云流水间新鲜出炉,浓浓的年味儿跃然纸上。
编辑 梁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