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民主党派对广西长期护理险提出建议:制定统一标准,让长护险惠及更多人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冬莲 卢盈

广西自2018年开始进行长期护理险制度试点,为许多失能人员家庭减轻了负担。目前,广西的长期护理险只覆盖试点城市职工医保、区直职工医保参保人群。自治区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期间,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建议,制定全区统一的长护险制度,逐步从点到面,推动全员共享的长期护理保险尽早落地。

▲广西不断完善养老服务,尽力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图为老人们在南宁市一公园锻炼身体。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现状:

供给情况复杂 监管存在难度

当前,广西有失能老人120多万人,占老年人口的16%。2018年,贺州市列为广西长护险制度试点城市,出台了相关工作方案;南宁市作为国家扩大长护险制度试点14个城市之一,2021年印发试点实施意见。自治区本级于2021年11月,统一纳入南宁市长护险制度试点范围。至2022年3月底,全区有226.64万人参加了长护险。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经调研发现,目前,广西在南宁、贺州两市试行长期护理保险,参保范围较窄,仅覆盖职工医保。待遇基本以保障重度失能人员为主,待遇享受人员偏少。同时,两个试点城市具备资质的护理机构少,小微护理机构多,客观上影响了服务质量和能力。护理人员短缺且整体学历技能水平、收入待遇、社会地位都较低,也导致服务能力不足。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还发现,长期护理保险具有参与主体多、服务周期长、服务供给情况复杂等特点,从评估到服务供给全程监管存在很大的难度。

走访:

不少家庭受益  期待惠及更多

贺州、南宁两市开展长护险试点,有不少失能家庭受益,但有许多人群尚在长护险的保障范围之外。南宁市民李先生的母亲年近80岁,因病从2021年开始长期需要有人在身边照顾,因为不属南宁市长护险参保人群,未能享受长护险待遇。为照顾好母亲,李先生与妻子在南宁分居两处。如果请人照料,经济上又负担不起,他很期待长护险能惠及母亲。

在监管方面,南宁市一家长护险定点护理服务机构负责人表示,当前,长护险在广西还属于试点阶段,无法杜绝骗保现象,他们曾遇到有参保人未达到评估标准的失能程度却享受了长护险待遇的情况。但这类情况比较少,也无法长久。

该负责人表示,她更关注的是服务质量问题。她所在的公司建立了监管系统,可定位护理人员的位置,要求护理人员上门提供服务时对服务项目进行拍照、打卡,可监督服务时长。公司还会通过电话、临时视频等形式对护理人员进行抽查,对服务对象进行回访。值得注意的是,有的护理机构没有质量监管体系,在缺乏监督的情况下,有的护理人员提供的服务会比较敷衍,比如该做的服务项目不做、有的服务打折执行等。

▲南宁市万力社区城市服务养老中心内,工作人员照料老人生活。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邹财麟摄

建议:

建立统一制度 推动全员共享

九三学社广西区委建议,总结南宁、贺州试点工作情况,制定全区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保障范围、筹资机制、待遇标准等核心内容予以规范统一,逐步从点到面,推动全员共享的长期护理保险尽早落地。将职工医保和城乡居民医保人员全部纳入长期护理保险保障,逐步将失智和中度失能人员纳入保障范围。根据我区人口结构、失能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适度强化个人缴费责任,建立用人单位、个人、财政三方合理分担机制。

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评定、服务、经办、监管四个闭环式的自治区级地方标准体系,为各地提供标准化规范化操作依据。从失能人员生活照料和医疗康复需求出发,建立全区统一的长期护理服务清单。

此外,还应加快建立全区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护理服务水平评价机制,严格培训考核制度。将长期护理保险申请、待遇支付、服务质量等功能模块纳入“智慧医保”信息系统建设,积极引入第三方监管力量,实现全流程闭环监管。

观点:

若扩大覆盖面 还需循序渐进

1月11日,有熟悉南宁市长护险政策的业内人士表示,南宁市是国家扩大长护险制度试点14个城市之一,试点范围及相关保障方案经自治区同意并报国家有关部门备案后实施,各地不得随意扩大范围。

长护险点首先将职工医保参保人群纳入保障范围,有利于资金来源的稳定,让长护险可持续下去。据上述业内人士所知,南宁市有关部门已着手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参保人群参加长护险的方案,但何时成熟并出台,还没有具体时间表。

该业内人士认为,长护险在试点过程中,各项政策、标准仍在不断完善当中,建立全区统一的标准、扩大长护险参保覆盖面,尚需循序渐进进行。实际上,南宁市在保证服务质量上做了许多努力,对每个服务项目提出了具体要求,对从业人员有培训有考核。

南宁市一家护理机构的负责人认为,过快扩大参保覆盖面,会带来更多监管难题。她建议,当前,可提高定点护理机构的准入门槛,要求定点护理机构有质量监管体系。如果南宁市有资金,还可以考虑建立一个官方的监管体系对机构提供的护理服务进行数字化监管,但该系统不是静态的投入,可能会耗费不菲资金。

记者了解到,在2022年两会期间,有人大代表曾提出加快推动广西长期护理险发展的建议。2022年6月,自治区医保局在回复中表示,2022年,该局已会同自治区民政厅,要求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城市充分认识统一规范长期护理失能等级评估的重要性,按照有关工作要求实现评估标准的衔接、运用。南宁市已按照国家统一的失能等级评估标准开展评估。南宁市在试点运行期间,委托了广西医科大学开展《南宁市长期护理保险护理需求评估研究》课题项目研究,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体系下护理服务质量评价体系的形成。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陈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