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卢盈 文/图
党风优良、校风清明、教风清正、学风清新。2022年以来,南宁市清廉学校建设专责小组,把清廉学校建设作为“品质教育 学在南宁”系统工程的主要推动力,并融入教育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全过程,打造南宁教育的“绿水青山”,聚焦清廉招生、清廉基建、清廉食堂、清廉收费、清廉“双减”五个方面,盯紧关键环节营造清明校风。
近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南宁市第一中学五象校区(以下简称南宁一中)、南宁市第八中学相思湖校区(以下简称南宁八中)、南宁市五象新区第三实验小学(以下简称五象三小)等学校进行实地探访。
清廉招生:确保“阳光招生”
南宁八中是广西示范性普通高中,学校特长生自主招生工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该校党委书记谢彩虹介绍:“南宁八中严抓特长生自主招生这个风险防控点,对招生程序和环节严格把关,确保成绩的公开性和准确性。”
▲南宁八中学生在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学习。
据介绍,南宁市实行民办学校公开摇号等政策,确保“阳光招生”。6所民办学校共5811人参加公开摇号,未被录取的学生就近安排到公办学校就读。
清廉收费:建立定期排查工作机制
“廉洁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五象三小副校长肖益立介绍,在清廉收费方面,该校根据国家政策,收费公开透明。“因疫情变化放假时间提前了,学校严格按照文件规定,将原按学期多预收的费用原路退回给家长,不多收一分费用。 ”
南宁市在聚焦清廉收费方面,印发并实施《南宁市教育系统治理教育乱收费责任追究实施细则》,规范各学校教育收费行为。目前,共核查并办结教育乱收费投诉线索149条,所涉及违规收费已全部清退。
在清廉基建方面,2022年,南宁共新建、改扩建完成并投入使用的公办中小学校、幼儿园共45所,新增学位4.02万个;聚焦清廉食堂方面,3700多所中小学幼儿园安装了食品安全智能服务平台;聚焦清廉“双减”方面,开展课后服务,压减校外培训机构等。目前,公办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实现全覆盖,压减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714家,压减率94.07%,压减数量、压减率全区第一。
清廉师风:打造家门口的清廉学校
“今年以来,学校共制定和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制度25项。”南宁市第一中学纪委书记叶翠菁介绍,为涵养师德师风,2022年以来,学校组织党员教师前往廉洁文化示范基地参观学习,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开展教师廉洁主题书画比赛,引导教师争做‘四有’好教师。
▲南宁一中学生参观作品。
“我校制订了岗位权力清单和防控措施,开展了廉政家访活动和师德师风系列活动,构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肖益立介绍,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学校通过“识廉洁”“绘廉洁”“讲廉洁”“展廉洁”等形式,把廉洁教育融入育人全过程。
“三个文化”进校园:厚植底蕴,营造清新学风
“班主任开过清廉文化主题班会,学校也组织过廉洁文化格言征集、征文、书画、演讲比赛等活动。从这些活动中,我明白清廉文化离我们并不遥远。”南宁市第一中学高三12班学生董昱彤说,“作为一名高三学子,我要向历史和身边的廉洁榜样学习,培养艰苦奋斗精神,让廉洁成为自己的习惯,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开展了清廉学校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清廉教学环境,让专业教师能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及教育研究中,促进了教学质量提升。”南宁八中语文老师张世福谈到,活动开展之后,他感受到了学生们的变化,“对老师的情感更加浓烈,更加尊敬老师了。”
2022年,南宁市深化红色文化、廉洁文化、法治文化进校园,把廉洁教育纳入学校德育体系,推进廉洁教育进课堂,打造了市一中“五廉”文化、沛鸿民族中学《雷沛鸿的“六廉”故事》校本课程等一批廉洁教育成果。另外,开展以“清廉+”为主题的知识竞赛、主题讲座等活动,组织参加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活动,参与学生127.25万人次,公办学校学生参与率94.57%,公办学校聘请法治副校长和法律顾问全覆盖。
相关链接:
清廉南宁②丨清廉乡村建设“润物细无声”,南宁市“三资”管理服务平台实现收支透明公开
编辑 陈诗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