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黄俏华
12月30日,2022年中国(博白)民族品牌助力乡村振兴合作发展交流会在博白王力书院举行。会上,围绕“打造民族品牌榜样 助推全域乡村振兴”这一主题,与会领导、专家以及企业代表共商民族品牌赋能乡村振兴之大举。
▲交流会现场。本文图片均为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黄俏华摄
据介绍,博白县是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全县发展编织企业386家,打造形成了国家级出口竹木草制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竹木草制品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截至目前,全县编织行业有固定从业人员2.1万人,临时、季节性从业人员20万人左右,极大地吸纳了全县13个乡镇农民特别是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全县有省级工艺美术大师1人、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8人、区工艺美术大师工作室1个。
▲博白编织工艺品。
博白县委书记孙国梁在致辞中指出,博白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三农”工作,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产业赋能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一是农业更有干头。博白县大力组织实施国家级制种大县项目规划建设,“一起同甘”示范园被评为国家级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富山柑橘产业示范区获评为广西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四星级)。依托桂圆民族品牌,正在三滩镇打造桂圆乡村旅游示范园区,“博白桂圆”“那林鱼”“空心菜”等获得国家地理标志品牌认证。
二是农村更有看头。全县完成全域7411个村屯的基本整治型村庄建设,打造基本整治型村庄示范点447个。
三是农民更有奔头。博白县构建起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乡村产业振兴体系,建设就业帮扶车间135家,采取就业、发展产业、低保等针对性帮扶措施稳定消除风险,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返贫底线,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5元。
▲工人正在编织。
孙国梁表示,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需要深化品牌理念,把品牌意识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要求,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未来博白县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已有经验坚持好、运用好、发展好。通过品牌引领、示范带动,促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依托该县“3+3+3”现代产业体系,大力建设林产家具(竹木草)特色轻工产业园,推动编织工艺品产业集聚发展;更好发挥广西博白县凰图工艺品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黄连将女士“榜样新桂商”和其公司“桂族新品牌”的标杆示范作用,巧借民族品牌与榜样桂商的力量,打响“中国编织工艺品之都”品牌,促进博白编织工艺品等多民族产业强劲发展,持续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重点聚焦特色农业,夯实乡村产业,全力打造现代特色农业“一园三带五基地”,支持各镇打造1~2个特色产业,把富硒产业、奶水牛产业打造成“双百亿”产业;重点推进国家级制种大县(水稻)项目建设,全力打造种业强县;加快推进中国桂圆之乡田园综合体项目建设,做大做强桂圆产业;大力打造“白七刀”美食系列品牌,发展餐饮连锁、预制菜,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鼓励探索生鲜农产品点对点“基地+社区直供”模式,全面推动农村电商与各地特色优势产业融合发展。
▲签约仪式现场。
▲颁奖仪式现场。
交流会上,相关领导和专家分别作了博白芒竹编织工艺品产业发展报告以及《社科工作助力打造民族品牌》《发挥民族品牌效用 助力乡村振兴》等的主题发言;黄连将、朱婷婷、田园等企业代表依次作了发展经验介绍。
此外,会议现场还为“榜样新桂商·十大领军人物”冠军和“桂族新品牌·十大领军品牌”冠军颁发了奖杯、牌匾和证书;博白县人民政府分别与博白县龙圆食品有限公司、广西博白农特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进行了签约。
编辑 戴昕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