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钟丽娅
俗话说,过了腊八就是年
今天是腊八节
喝腊八粥是必不可少的习俗
▲腊八粥。
在寒风呼呼的深夜
一碗热乎乎的粥下肚
可以驱散四肢百骸的湿寒
可以滋润五脏六腑的清淡
粥的包罗万象满足了我们对所有食材的念想
今晚,就让我们来细数一下身边的好粥吧~
梧州艇仔粥
纸包鸡、龟苓膏、艇仔粥、煲仔饭……梧州除了有久负盛名的六堡茶之外,地道美食也能信手拈来。在广西,有多少吃货为了一碗螺蛳粉奔赴柳州,那就曾有多少人为了吃一碗正宗的艇仔粥去梧州。
艇仔粥,最早是由珠江三角洲的水上渔民——疍家人创造。疍家渔民为了能在忙碌且快速的生活中有一碗热腾腾的粥下肚,打到什么鲜味就放什么食材,创造出了简便又颇具特色的艇仔粥。
生鱼片、海蜇丝、炸花生、鸡蛋丝、鱿鱼丝、腐皮、叉烧丝等是每碗艇仔粥里必不可少的食材。
▲艇仔粥。
在梧州,无论是大酒楼还是街边小店,菜单上都能找到艇仔粥,但想要吃出艇仔粥的氛围感,还得是深夜才出档的路边摊。尤记得有一年冬天造访梧州,宵夜时分很想吃碗“料子”满满的正宗艇仔粥。当地朋友看出了一位吃货的执念,开车带着我绕到了一条连路灯也没有的马路边。
只见路边一个矮小的摊档,只有一盏昏黄的灯光,灯光下升腾着袅袅白烟,摊主是位中年阿姨,一个人手脚麻利地给客人煮粥。闻着香味,我就知道来对了。
客人不算多,坐的桌椅也很简陋。我们点了单,阿姨才开始现煮,不到十分钟,撒了胡椒粉的艇仔粥上桌,香气扑鼻。我舀起来一勺,满满都是料,各种食材呈现出不同的风味:鱼片鲜美,肉片嫩滑、叉烧咸香、油条柔韧、花生脆口,和绵滑的粥搭配起来,每一口都恰到好处。尤其是有了胡椒粉的加持,那就更精彩纷呈了。
9元一碗,真是平、靓、正老味道,没一个吃货能拒绝。这碗十年前的艇仔粥,我惦记到了今天。
北海花蟹粥
澳门有知名的水蟹粥,广西北海的花蟹粥也不差。做法、卖相都差不多,差别在这蟹上面,北海的花蟹粥用的是当地特产花蟹。北海人喜欢清淡的食物,花蟹粥不仅清淡,而且营养价值也高,蟹内含大量的蛋白质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
▲花蟹粥。
煮花蟹粥可不是将蟹整只放入,得先将两只蟹钳卸下,用清水将蟹洗刷干净后,将蟹壳拆开保留好蟹黄,再清除蟹身上的内脏,切成两半,放进已经开始沸腾的水里,和大米放在一起熬煮,这样,花蟹的鲜味与米粥才能完全融合在一起。
随后,根据个人口味放进适量的姜丝、葱花、香菜等佐料,等粥熟了,蟹的腥味也没有了,只留下了香甜,大米在煮的过程中也吸收了蟹的鲜味,吃起来味道非常的清爽甜美!
▲海鲜粥。
我记得在北海吃过最鲜美的花蟹粥是侨港镇的海边大排档上。所有花蟹、海鱼等海鲜都生猛鲜活,客人看好哪个就挑哪个,称重后统统交给师傅。真是应了那句话,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一边吹着北部湾的海风,一边享用着花蟹和大米熬出的精华,此时此刻无需鲍参翅肚,也会觉得人间值得。
南宁生滚粥
如果你是一位“老南宁”,那你应该见识过“广州粥王”夜市一条街的盛况,指的就是青秀区的园湖北路。一条双车道马路,路两边是一家挨着一家的“广州粥王”,门头都一模一样,家家都号称正宗,菜单也毫无二致。
每到深夜,这条街路两旁都停满了车,每家店的泊车小哥几乎要站到路中间扯着嗓子嚷嚷兜客,食客们也大多没有耐心细细追究哪家地道,往往谁热情就进了谁家。这些“广州粥王”在南宁沉淀多年,早已不是广州的粥王,而是根据南宁人口味改良的南宁粥王了。
▲猪杂粥。
“广州粥王”们卖的基本都是“生滚粥”。粤语里的“滚”,就是用沸腾的粥底将食材短时间烫熟。所以,生滚粥的特点之一就是快,趁着白粥在火上翻滚时,利用粥底的高温迅速将新鲜食材烫熟,煲至重新沸腾即可享用。
以白粥做底,生滚粥几乎可以“滚”整个世界。从简单的芥菜瘦肉粥、牛肉粥、乳鸽粥到名堂多些的猪杂粥、海鲜粥、牛蛙粥、鱼片粥等,甚至可以在店里自选喜欢的食材搭配成一锅“定制口味”的私家生滚粥。
▲生滚粥。
“一啖滚,二啖熟,三啖口有福”,我最喜欢的还得是牛蛙粥。牛蛙现杀,肉质白嫩细滑,老板给的料足实在,粥经过适当的猛火和慢火的轮流洗礼,米粒已经滚烂,入口变得绵滑细腻,鲜美弥漫了整个口腔。这时懂吃的老南宁人,还会撒上油条丝、脆口小腐竹、葱花、姜丝等,真是一口暖粥落胃,内心满满的幸福感,全身毛孔似乎都熨帖了。
广西人的白天离不开一碗米粉
那么到了深夜
你随时可能被一碗粥俘获你的胃
或许,正是粥的清淡温润
才是生活的本真滋味吧
你最爱喝什么粥
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