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张文卉
【编者按】
2022年即将过去。回首这一年,总有一些牵挂的人,惦念的事。特困人员、残疾人、孤残儿童……他们的日常生活需要救助,看病就医需要保障;建设保障性住房、治理环境污染……这些关系民生的事项需要持续推进。2022年,广西继续实施十大为民办实事工程,那些念念不忘,必有回响。
================================================================
冬种绿肥代替化肥、引导农户实施畜禽粪肥还田……在2022年广西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中,农补惠民项目(农业生产发展资金-耕地地力保护项目)筹措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0亿元,对符合条件的耕地给予直接补贴,引导和鼓励农民保护、提高耕地地力,达到改良培肥土壤、增产增收的目的。
▲桂林市灵川县的农田种上了油菜花。 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供图
在贵港市覃塘区三里镇隆兴村,冬日的农田在收割后并没有想象中的萧条,只见稻田中绿色的苕子苗正茁壮成长,地里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绿毯子。待成熟期时会开出紫色的小花,成为冬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不要小看这些小植物,它们还田后,稻田的泥土都是松软黑黝黝。”村民黎佰兴告诉记者,苕子是一种绿肥植物,具有固氮、培肥土壤、防治杂草、培养害虫天敌等多重作用。
从2021年开始,利用250元/亩的冬种绿肥补贴,黎佰兴家里的20多亩农田分别种上了苕子和油菜花,待到次年翻土耕种时,每亩至少减少10公斤的复合肥用量。不仅如此,种植绿肥后的稻田,每亩至少增产50公斤,而且大米口感更可口。
记者从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管理处了解到,按照2022年自治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要求,自治区农业农村厅筹措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0亿元,按照各县(市、区)实际核定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面积和测算的补贴标准,对符合条件的耕地(3000万亩左右)给予直接补贴。支持各地以奖罚措施引导和鼓励农民保护、提高耕地地力,对推广稻田冬种绿肥、秸秆还田、畜禽粪肥还田等技术的农户,各地可视情况适当提高这类耕地的亩均补贴标准。其中,贵港市覃塘区将冬种绿肥农户的补贴标准提高到250元/亩。
数读
2022年,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实际落实中央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32.1114亿元,超额完成为民办实事工程项目筹措资金30亿元的任务。截至6月30日,全区完成补贴兑付,共有812.37万户农户享受此项补贴,补贴面积3454.05万亩。
相关新闻
科技惠民:特派员进村屯,助力乡村振兴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社保惠民:给补助发补贴,帮扶困难群众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安居惠民:公租房保障房,圆民众安居梦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生态惠民:治污水护碧水,成就美丽乡村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农补惠民:筹资金保耕地,守好沃土良田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教育惠民:政策不打折,广西学生资助交出暖心账单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文化惠民:免费开放,让公共文化更有温度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巩固脱贫惠民:广西农村公路,变得“更好”“更美”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健康惠民:2022年广西已有1700万名参保人享受医保待遇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水利惠民:全天都有干净自来水,百姓喝上“放心水”丨盘点2022为民办实事工程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梁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