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王光家
2003年,星艺装饰南宁公司(以下简称“星艺南宁”)正式成立质检部,用系统化的“质量锤”把控工地质量,不达标的砸掉重做。在质检体系执行之初,遭到了项目经理和工人师傅的反对,有的质检员因为严格而被工人打伤。然而,就在这样的阻挠中,质检员砥砺前行,坚持高标准质检制度至今。现在回想起来,很多项目经理和工人都感谢当年一以贯之的严格,因为这让他们和业主无后顾之忧,共同享受到了交付即放心使用的优待。
▲星艺南宁2016年度优秀员工合影。
余光生:力推质检制度并促进“工艺革命”
2006年5月进星艺南宁的余光生,是公司2003年成立质检部以来的第三任质检员。此后质检体系开始建立并完善起来,内容包括工地安全、工地质量、工地形象、质检点验收、工艺标准、日常巡查等。
▲余光生。
在推行质检制度之前,工地质量由项目经理说了算;之后就不行了,要由质检员说了算,而且还要对工地挑毛病,要求做不到的项目经理和工人进行整改。当时,项目经理和工人意见较大,有的质检员因为严格而被工人打伤住院。后来,通过公司支持和质检部努力,事态才走向正轨,在公司全面推行质检制度。从此,工地质量依照星艺装饰标准得到大幅度提升,客户满意度高了。
星艺质检制度的全面推行,引发了一些列“工艺革命”。以排水工艺为例,如今南宁市场上仍有一些工地在使用横平竖直的排水工艺,由于这一工艺存在堵塞隐患,早就被星艺装饰淘汰了。
余光生说:“从2008年开始,在公司支持下,我花了几个月时间的努力,将在建工地全部由正三通改成斜三通,这样就能更好地排水排污,不容易堵塞。”
据了解,星艺南宁在行业率先改进的工艺还有很多,如安全防护、轻钢龙骨、找平工艺、铺砖工艺、墙面工艺等。其间还专门成立了找平团队,化解业主诟病地面不平的痛点,这在行业算得上一大创举。
▲2008年,星艺南宁部分员工合影。
余光生说,找平团队由7人组成,采用干浆找平法,颠覆传统的湿浆找平做法。起初没人愿意干,因为工人习惯了传统做法,不愿接受干浆找平这个新做法。“我拿出‘三顾茅庐’的诚意,亲自到工人家里拜访、沟通,有时工人不在家,我在工人家门口足足等工人一个多小时。最终,工人被我这份诚意打动,加入了找平团队。”
余光生不怕困难,喜欢琢磨事儿,还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在管理团队方面,他对质检工作人员有个廉政要求:质检工作人员不能和项目经理一起吃饭,否则就属于风气不正。余光生说,在公司内部,必须刹住吃喝风,才能保证质检制度不打折。不少业主看到星艺质检工作人员如此用心,纷纷表示:“有你们这样,我们就放心了。”
邹武清:角色变换后坚持“按制度办”
2003年9月,邹武清来到星艺南宁做油漆工。半年后,成为项目经理。2015年至今担任质检员。梳理这一成长轮廓会发现,邹武清的主要工作经历在项目经理这个岗位上,角色转换、变成工地质量的“监督官”之后,他的心态如何?还会与以前一起共事的项目经理吃喝吗?
▲邹武清。
邹武清对此笑道:“我这个人喜欢安静,以前和项目经理吃喝就不多,不过相互之间的关系确实很好,经常交流。做质检员之后,我的角色改变了,工作中必须按制度办事。平时,我不会和他们吃吃喝喝,但难免会一起打打牌,娱乐放松一下。”
邹武清进星艺南宁,缘于父亲引路。2002年,父亲就在星艺南宁做油漆工,这时候的邹武清刚退伍不久,是个货车司机。次年,货车被偷了。邹武清无所事事,被父亲带到南宁,跟着父亲做油漆工。2005年,父亲回老家养老。家里就邹武清一个人留在南宁。如今,邹武清在南宁安居乐业,家庭幸福。
邹武清说,他很感谢星艺这个平台,给了他成长空间,由一名工人变身为中层管理者。在这一过程中,他见证了星艺不断自我更新的历程。以质检制度为例,该制度在推行之初,他做项目经理,有个工地因沙子没装袋摆放,而被质检员余光生发现了,要罚50元。“我当时想不通,铺砖师傅下午就进场,上午把沙子散放在工地并不影响什么。但余光生说:‘你给我碰到了,就得按制度办。’事后我理解了他。后来我比较配合执行公司的质检制度,还成为了质检员。”
周晓七:质检配合售后“勇于担当”
很多人叫周晓七为“小七”,听起来很亲切,但周晓七才是他的真名。2004年,他进入星艺南宁做项目经理,后来到材料部、售后部工作。2017年至今,担任质检部的小部门经理。进入星艺之前,他做过工厂模具,有水电、机械类基础,对装修工地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把控有很大帮助。
▲周晓七。
哪些地方容易渗漏、卫生间排水如何做到三层保障、预防腻子开裂要怎么做……对于质检要点,周晓七如数家珍。厨房下水管道较容易出现排水不畅的现象,他会认真检查工人是否按照公司标准施工。在市场上,有不少工地习惯性地将下水管道设置一个存水弯,美其名曰“防异味”。实际上,这个做法在现在不算最佳做法,现在应改为不使用存水弯但又能防异味的装置,如此排水更顺畅,不容易堵塞。
质检部门配合售后部门,是日常工作之一。2022年11月初,周晓七参与处理了一起离奇的假渗水“投诉”。业主怀疑是水电问题,但最终发现是水表的减压阀有问题。周晓七说:“这个业主的新居位于广西巴马,我们到现场为其检查,最终查明真相。业主非常满意。满意的背后,是我们为此跑了两趟巴马,每跑一趟所花成本2000元左右。像这样不辞辛苦、不惜成本的异地服务,在星艺还有不少,有的只为了帮业主换一盏灯,也会驱车数百公里为其服务。作为星艺人,质检与售后的配合很默契,即便成本再高,也要做到勇于担当,认真负责。”
徐洲:“感恩公司给我成长和关怀”
武汉人徐洲,2007年进星艺南宁做水电工,而后干了10年项目经理。如今,他在质检部门工作。15年来,徐洲经历了从一线工人到部门经理的成长,也感受到了公司对员工的贴心关怀。
▲徐洲。
在做水电工期间,徐洲严格按照公司工艺标准进行施工。每次下班,他会依照公司管理规定,将工地收拾得干净整洁。公司领导见他做事细心、对工地用心,便培养他做项目经理。这是公司给他的一个重要成长机会。
干了10年项目经理,徐洲悟出一个道理:换位思考、多考虑客户的需求,踏实做好每一道工序,就能收获来自业主的认可。
徐洲随后成长为质检部五部经理。徐洲说,他很感谢星艺装饰的栽培,在今后的工作中,他将严格要求员工,认真执行工艺流程,严格遵守公司的质量标准。“在我眼里,始终只有两种形态,即合格和不合格,对于不合格的工艺,必须砸掉重做。”
对于公司关怀,徐洲作为受益者有很多话要说。2013年8月15日,他突然晕倒,被送进医院重症室。经查,发现是小脑积水,昏迷半个多月,公司同事分批次到医院看望。徐洲说:“我感受到同事们的热情祝愿和快快好起来的期盼,心中对同事的感激之情无与伦比。当时住院费用高达10多万元。随后,星艺大家庭送出两股暖流:一是广东星艺装饰总部的爱心互助基金,向我拨付了4万多元;二是星艺南宁员工自发捐款两万元,从而缓解了我的经济压力。”
据了解,爱心互助基金由广东星艺装饰总部发起,专项帮助有困难的员工,其中包括一线工人。徐洲说,在这样的“大家庭”中工作,让我们感到很幸福,很有归属感。
编辑 陈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