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刘璐(见习)
“双减”大背景下的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如何做规范?12月16日,南宁市体育部门邀请国内知名专家,与各体育协会和俱乐部的青少年体育工作者汇聚一堂,集中学习了体育培训规范、赛事组织与管理等知识。
▲培训现场。活动主办方供图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获悉,“双减”后的课外体育培训还处于泛化阶段,在收费标准、人员资质、培训质量、服务宣传、安全意识、机构制度这六大方面有待规范发展与有力监管。南宁市社会体育发展中心副主任罗华东表示,相关青少年体育培训机构数量激增,也出现了不少问题,“我们接到过不少培训机构教练员资质、安全、训练水平等方面的投诉”。
培训主讲专家马力介绍,国家体育总局、自治区体育局分别印发了《课外体育培训行为规范》《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相关部门将针对预付费、虚假折扣、虚假宣传、“应试体育”“焦虑营销”等行为加强监管和坚决纠正。随着市场逐渐健康发展,也会自然淘汰无资质、无能力的培训机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邱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