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米粉,凝聚远走他乡人对故里桂林的深切思念,赏《花桥荣记》,品一剧乡愁。
12月12日晚,由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望道话剧社排演的话剧《花桥荣记》,作为2022桂林艺术节青年学生戏剧展演的精彩剧目,在桂林大剧院公益展演,展示了桂林青年学生戏剧力量。
▲《花桥荣记》剧照。
本次桂林艺术节接连上演了多场精彩戏剧,而作为桂林本土高校话剧《花桥荣记》首登桂林大剧院,便吸引众多观众前来观赏。随着剧情推进,漓江、花桥、桂花、桂剧等颇具桂林代表性的元素出现在舞台上,瞬间把现场观众的距离拉得更近。
话剧《花桥荣记》是根据台湾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20世纪40年代,出生在广西桂林的主人公春梦婆依靠家传的秘方和手艺,在台北长春路上开了一家桂林老字号米粉店“花桥荣记”的故事。
该剧以上世纪台北为大背景,通过聚焦台北一家桂林老字号米粉店的沉浮与人物命运的坎坷,集中展现了一代身居宝岛、心向大陆的广西人的乡音、乡情与乡恋。一碗米粉,凝聚着远走他乡的身外客对故里桂林的深切思念,串联起海峡两岸人历史相通、命运相系的文化血脉,成为两岸同胞寄托乡愁的精神归属。乡音长弥漓江水,时至今日,话剧《花桥荣记》仍历久弥新,其至臻至美的文化内涵仍然打动、鼓舞着人们抒托乡思情怀、凝聚文化共识、体悟家国力量。
▲《花桥荣记》剧照。
演出当晚,座无虚席的剧场里,观众被演员们细腻的表演所吸引,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塑造,将上一世纪充斥喜与悲、乐与苦的台北故事演绎得扣人心弦,为观众呈现出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盛宴,迎来阵阵掌声。
据介绍,“新西南剧展”是广西师范大学自2014年起为致敬“西南剧展”、传承“西南剧展”精神所组织策划的文化项目,排演了《花桥荣记》《秋声赋》《旧家》等为代表的话剧作品,其中《秋声赋》《旧家》均是当年“西南剧展”的经典剧目,剧社多次到外省市演出,广受好评。从历史落幕的地方重新出发,“新西南剧展”以情感温故历史,以理想激活青春,这是广西师范大学切实积极服务桂林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也是其熠熠生辉的不渝初心。
▲《花桥荣记》剧照。
同时,话剧《花桥荣记》作为2022桂林艺术节的演出剧目,充分彰显了桂林艺术节对桂林本土高校戏剧的吸纳,体现对桂林厚重历史人文底蕴与戏剧元素的深入挖掘与探索。此次展演,是弘扬戏剧文化、传承西南剧展的具体展现,有力推动了广西高校艺术学科的发展,为强化桂林人文氛围,增强群众文化获得感与幸福感提供了有益渠道。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