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马山县古寨瑶族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野山椒结出山间“致富果”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记者:罗贝尔

金秋十月,万物丰收,马山县古寨瑶族乡野山椒地里一派“火辣辣”的丰收景象。今年以来,古寨瑶族乡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引入野山椒种植项目,探索出一条“农户+公司+企业”的订单式农业发展模式,搭建野山椒产销对接平台,联农带农增收致富。

目前,正是古寨瑶族乡野山椒成熟收获的季节,石山地里的野山椒纷纷“探”出枝头。村民赶早到地里采摘,手指一掐一放,不一会儿就装满背篓,小货车穿行在乡间小路,将一袋袋野山椒过秤装车,发往广东、重庆等地。

▲村民采摘成熟的野山椒。徐海明摄

谈起辣椒产业,该乡农林站站长蓝昌宏颇有感触,他告诉记者,瑶乡特有的生态环境,使得辣椒在绿色无污染的大山深处生长,成果品质深得消费者喜爱,但由于农户种植零散,产量不高,难以形成规模产业。

2022年,为了鼓励农户种植,蓝昌宏自掏腰包购买辣椒种苗,免费发给村民,该乡领导多次到种植点查看野山椒生长、收获情况,指导产业发展方向。为解决销路问题,蓝昌宏带领该乡农林站和乡村工作队从产业链的上游和终端产业出发寻找市场,联系广东、重庆等地的公司和生产加工企业,与农户订立产销合同,建立价格保护机制,不分等级统价收购辣椒,收购保护价可达3元/斤。

蓝昌宏说,如今新引进的野山椒品种,椒果比本地的野山椒大,且容易种植,管理粗放,抗病力强,产量较高,一般一个星期可以采收一次,收益十分可观。“新的野山椒品种不仅适宜本地生长条件,还能跟玉米套种,实现一地双收。”

加善村琴堂屯的潘炳乐属于防贫监测户,人称“辣椒王”。今年潘炳乐种植野山椒1.6亩,由于勤管护,野山椒挂果多、产量高,平均一次采收300多斤,可卖2000元左右,仅4个月采收期就收入1.92万元。龙林村劳怕屯的蓝美香种植野山椒1.21亩,每次采摘都能卖出500多元钱,今年野山椒的收益已达12000元。

加善村第一书记韦雪江介绍,村里很多农户都种植了野山椒,一般7~12月为采收期,盛产期每周可采摘1-2次,每斤收购价5~6元。目前,古寨瑶族乡野山椒种植以加善村为主,覆盖加显、龙林等6个村,辐射周边加方乡、白山镇玉业村等。截至今年10月29日,该乡种植野山椒面积达520亩,总产量达221.55吨,总产值251.02万元。

▲加善村第一书记韦雪江。徐海明摄

“今年野山椒种植取得初步效益,看到丰收的景象,许多农户已经预订好明年的种苗,加入到种植山椒的队伍中。”蓝昌宏说。

编辑 梁冰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