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传统刺绣的现代演绎,桂林姑娘用巧妙心思绣出大生意丨老行当 新出路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发布时间:
记者:游拥军 文/图

在龙胜各族自治县,少数民族妇女大都有一手裁缝刺绣的绝活,纺棉、织布、蜡染、裁缝、刺绣……近年来,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兴起,很多手工技艺逐渐没落。从2019年开始,壮族姑娘刘思蔚试图改变这种状况。在她的带动下,200多名少数民族的乡村绣娘,每年制作上万件手工布艺包包、帽子、围巾、挂件等配饰,通过电商物流从桂林销往全国,甚至东南亚及欧美国家。

▲刘思蔚在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少数民族村寨里采风。 受访者供图

000011d2bee900c48a7ef9b7cf8e13ab50645c8383a7fcf45796f0b2c56110fae5043

80后壮家姑娘的家庭作坊

80后的刘思蔚,是龙胜各族自治县龙胜镇都坪村扳坪组的一名壮族姑娘,也是一名设计师。她的母亲心灵手巧,能裁会绣,是县里都有名的裁缝,靠一台缝纫机撑起了一个家,刘思蔚的学费都是母亲挣的。从10岁左右起,刘思蔚就给母亲打下手,比如放学后去踩缝纫机,帮她敲裤脚边和裙边。有一次母亲给一名孕妇做了10多条裙子,留下一些布料边,刘思蔚便拿来做一些小东西、小挂件。母亲发现她的天赋后,就把碎布料都留下来给她玩。

刘思蔚从小耳濡目染,加上在美术院校主修设计,她在服饰设计与制作方面的能力慢慢显现出来。毕业后,刘思蔚开了一家服装店,经常把一些具有民族特色的小挂件、小布偶搭配服装售卖。很快,她发现这些手工艺品独具特色,比服装还好卖。

▲刘思蔚、妈妈和外婆向大家展示特色产品。 受访者供图

在丈夫的支持下,刘思蔚注册了淘宝店铺,在老家和外婆、母亲一起开了一家手工小作坊,通过电商销售产品。

生产团队小、产品制作周期长,这些都限制了刘思蔚的发挥。她有很多产品创意,但囿于产能和销售限制,家庭作坊一直没有太大起色。同时,看到当地很多绣娘放弃了优秀的手艺,刘思蔚很想帮助她们。

000016999758f7bd4d6d2931b14e183664a4bd36192605f7d55392f9aa32f9580b7e9

解决200多名绣娘的就业问题

2019年底,刘思蔚遇到了合伙人何继良。巧的是,何继良也是桂林人,并且对刘思蔚的创意和产品十分认可,两个人一拍即合,决定一起创业,创立了颇具民族特色和国潮风“芽小七”品牌。

▲技术总监在对绣娘进行指导。 

何继良曾在广东做过多年服装运营工作,经过整合,刘思蔚的家庭作坊逐渐规模化、公司化运营。

▲何继良说自己最大的作用就是优化了流程,这可以创造出很多工作岗位,受访者供图

何继良说:“当地民间刺绣工艺的制作周期较长,不利于规模化生产,为此,品牌在进行产品研发时,在传统平面刺绣工艺上进行了改良与创新。我们的绝大多数产品,都采用了将不同颜色、不同材质、不同形状的布料进行组合的立体刺绣工艺。”

▲一名绣娘正用笔点出针线缝制的位置。 

规范化的运营和成熟的供应链,加上优秀的设计,产能逐渐释放,这也意味着需要更多绣娘加入店铺。

绣娘的工作强度较低,收入更高,还能一边干一边与老姐妹们聊天,许多绣娘慕名而来。何继良至今记得一位绣娘对他说的话,“你们千万不要嫌我做得慢,你要怎样返工我都配合,在这待着,我很开心”。

▲每位绣娘都有一本计数本,多劳多得。 

就这样,“芽小七”在桂林龙胜、灵川、平乐解决了240多名绣娘的就业问题。

00001657602e6dbcd1f93964395abe95105951d3a1d095f0e470948d1c22ebf4119ac

老手艺做出新潮流

走进“芽小七手创”工作室, 龙头图案的手袋、虎头帽、手工刺绣背包、醒狮元素的国潮风背包……这些别具特色的产品融合了传统文化和现代潮流。

▲绣娘正在认真工作。 

“我给品牌的定位是潮牌方向,不仅是单纯的民族风,我很喜欢传统的东西,像以前的虎头鞋、虎头帽这些元素,我希望通过我的设计,将传统的东西现代化、时尚化,让传统文化成为潮流文化。”刘思蔚说。

▲产品中融合了少数民族元素和国潮元素,深受年轻人的喜欢。 

因为桂林本地的少数民族有丰富的手工技艺,文化底蕴浓厚,刘思蔚正在着手推出桂林少数民族与现代潮流相结合的系列作品。

“现在我更想做的事是设计出含有桂林元素或者桂林少数民族元素的系列产品,宣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让世界了解桂林,了解桂林的少数民族。”何继良说,希望这样的梦想能带给绣娘们更多收入,帮助她们创造美好的生活。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编辑 刘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