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也是食用栗子的好时节。最近,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发视频分享了自己一次“误尝果子”的经历:在杭州植物园的地面发现了一颗果子,形似栗子,尝了一口,整个嘴巴都麻掉了。
这到底是什么果子?有什么特性和功用?万一误食会有什么后果?专家又是怎么解读的呢?
“栗子替身”叫婆罗子
不能直接食用
记者联系到误食果子的王女士,她目前并无大碍。她说,“还好当时只是咬了一口,味道是涩的,吃完就漱口了。记得提醒大家不要误食呀!”
“确实和栗子长得很像,但并不是我们常吃的栗子。”杭州西湖西溪景区植物园高级工程师王挺告诉记者,“这是七叶树的果子——婆罗子,部分地区有食用习惯,但需要经过加工处理,不能直接食用。目前还有些说法,认为这种果子是有毒的。”
七叶树的果实呈球形或倒卵圆形,黄褐色,无刺,具很密的斑点,因为和栗子形态相似,在秋天常被人误食。因为树种高大,且蔽荫的效果良好,所以常被作为庭园树及行道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