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上午,在南宁市救助管理站,贵州男子杨小勇见到了失踪15年的弟弟杨小佳。2007年冬,杨小佳离家出走后杳无音讯,他曾被诱拐进杂技团,后被广西警方解救。因说错身份信息,杨小佳4次向救助站求助寻亲失败。
少年离家失踪15年,家人苦寻无果
10月1日上午8时许,经过10个小时的长途跋涉,杨小勇和亲戚从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赶到南宁,准备接15年没见过面的弟弟回家,“为了早点见到他,我们三个轮流开车”。
9月24日,杨小勇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则来自南宁的寻亲信息,信息提及自己的名字及父亲的小名。“难道是失踪10多年的三弟?”他赶紧与当地的志愿者团队联系,最终找到南宁市救助管理站工作人员周松山。
为进一步确认寻亲对象,杨小勇当晚便与周松山视频连线。在视频里,一名陌生但眉眼间又跟他很像的男子叫出杨小勇的名字,并说出两人小时候经历过的趣事,这让他确认,这就是三弟杨小佳。
▲杨小佳的家人在办理相关交接手续。
杨小勇说,因父母长期在外打工,三弟无人约束,曾多次离家出走,但都在附近乡镇被找回。2007年冬的一天,三弟再次离家出走,此后再无音讯。听说三弟失踪,父亲专门从外地回家寻找,但找遍了桐梓县的所有乡镇,都没有发现他的踪迹。
杨小勇告诉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三弟虽然调皮,但不会轻易跟陌生人走,家人认为他不会被拐,就没有选择报警。在苦苦寻找两个月后,他们暂时将寻人之事搁置下来。这些年来,父母都记挂着失踪的三弟,“十多天前,我妈还念叨他的名字”。
4次寻亲均失败,原是身份信息有误
9月22日,一名自称“杨小青”的男子来到南宁市救助管理站求助。当时,他的左脚扭伤,走路一瘸一拐。工作人员发现他是“老面孔”,原来,他此前已4次前来求助,但每次提起家庭住址及家人都语焉不详,寻亲未果后均自行离开。
周松山说,“杨小青”因为脚部受伤,需要在救助站治疗休养,两人有了更深的接触,对方吐露了更多身份信息。他记得自己住在桐梓县楚米镇,家中有两个哥哥和一个弟弟。
按照“杨小青”提供的情况,周松山找到桐梓警方进行信息比对,但还是没能成功。随后,他又将寻亲信息发给桐梓的志愿者团队,经过大量的转发,终于有了结果,他正是失踪15年的杨小佳。
▲南宁市救助站的志愿者帮助杨小佳与家人相认。
“他之前说错了自己的名字,所说的父亲名字也是小名。”周松山说,杨小佳没有办理身份证,他提供的身份信息、家庭住址也不准确,导致多年来一直没能寻亲成功。
杨小佳称,他从贵州搭火车到陕西后,被诱拐进一个“黑马戏团”练杂技,并在全国各地卖艺。2011年,广西警方查获该马戏团,解救了多名被诱拐的儿童。随后,杨小佳被送往南宁市儿童福利院,但他嫌“福利院不好玩”,没多久就翻墙逃走了,此后一直在南宁打零工维持生计。
在杨小佳记忆中,他跟二哥杨小勇的感情最好。当天上午,他看到久未谋面的二哥时却表现得很害羞,“太久不见了,都不敢相认”。不过,一阵简单的寒暄后,两人再次找回熟悉的亲情,杨小佳在二哥和弟弟的搀扶下启程回家。“终于可以回家了,这次回去后再也不乱跑了,好好在家陪陪父母。”
▲杨小佳和家人与帮他成功寻亲的工作人员合影。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