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警惕外来物种侵害、屠宰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等事关民生的议案。这些议案由大会主席团交付给自治区人大各专门委员会负责审议。9月21日,南国早报记者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三次会议获悉,代表的这些建议,有望纳入人大立法。
▲今年夏天南宁市凌铁大桥下出现了红火蚁的踪迹,有关部门加以标记提醒市民远离。 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钟亮摄
应杜绝放生外来入侵物种
今年初,玉林市代表团李金旺等15名代表提出议案,认为当前广西各地红火蚁、福寿螺等外来物种生长繁殖迅速,扩散危害面逐渐加大,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地区生态平衡,破坏了生物多样性发展。代表建议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外来物种管理条例》,防治外来物种危害,维护生态安全。
根据《2020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全国已发现66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71种对自然生态系统已造成或具有潜在威胁并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219种已入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自治区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审议认为,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十分必要。从调研和征求意见的情况来看,广西各地不同程度地遭受外来入侵物种的危害,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各方普遍赞同加强对外来入侵物种的管理。但是,国家现有的生物安全管理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基本涵盖了外来入侵物种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是否制定广西的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地方性法规,需要自治区政府组织研究,适时将法规草案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建议,当前政府和有关部门应该开展外来物种科普,增强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外来物种入侵的意识。在全区开展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制定落实防控方案。加大对未经批准擅自引进、释放或者丢弃外来物种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对放生活动的管理,杜绝放生外来入侵物种。
需规范牛羊、家禽屠宰行为
广西是生猪和家禽养殖大区,目前依据国家《生猪屠宰管理条例》,广西除了生猪实行定点屠宰管理外,其余畜禽没有实行定点屠宰管理,牛羊、家禽屠宰管理尚处于法治空窗状态。为此,柳州市代表团韦震玲等12名代表提出议案,建议制定《广西壮族自治区畜禽屠宰管理条例》,将牛羊、家禽屠宰管理纳入法治化轨道。
据统计,2021年,广西家禽出栏量位于全国第四位。但截至今年8月底,广西牛羊家禽屠宰企业、车间(指在生猪定点屠宰厂建设的牛羊、家禽车间)仅有28家,年设计屠宰量牛羊107万头、家禽33484万羽,仅为我区2021年牛羊出栏量的28%、家禽出栏量的31%。
受消费观念及市场规模的约束,目前家禽、牛羊仍以手工屠宰为主,而这些屠宰场所大多达不到动物防疫条件要求,需要从法律层面进一步规范我区的牛羊、家禽屠宰行为,加强屠宰监督管理。
农业与农村委员会建议自治区政府认真组织调研、论证,特别是对牛羊、家禽定点屠宰的范围等深入论证,并适时将法规草案提请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审议。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