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举行发布会,通报广西法院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情况,并公布典型案例。通报显示,截至9月18日,全区法院受理一审涉养老诈骗案45件,19人被判处有期徒刑5年以上的刑罚,追赃挽损600余万元。法官提醒,老年人勿轻信高额返利诱惑,谨慎参与投资,守好钱袋子。
案例1:“投资养老”项目骗了203名老人,主犯获刑13年半
2014年10月至2020年3月,被告人龚厚臣先后利用其成立或参股的桂林颐和老年公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的名义,以提供“养生养老服务”等为由,以定期支付年利率8%-18%不等的现金高额消费券、返还租金补贴、消费卡补贴等名目返利,以及承诺到期还本作为诱饵,吸引不特定老年人以预交养老公寓预订金、购买消费期权等形式向上述公司进行投资。
2018年起,被告人韦爱明、苏雪娥相继帮龚厚臣从事非法集资业务。截至案发,龚厚臣等人骗取203人参与集资,骗取资金共计2513万元。
该案由柳州市柳北区人民法院一审,柳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
法院以集资诈骗罪判处龚厚臣有期徒刑13年半,并处罚金50万元;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分别判处韦爱明、苏雪娥有期徒刑4年半、有期徒刑3年10个月,并处罚金。
案例2:以“投资墓园”为名非法集资,48名老人被骗508万余元
2016年11月开始,被告人覃龙庆在南宁市青秀区古城路的某单位生活区住所内,相继以深圳国玺文化科技有限公司德辉团队、广西区域报单中心等名义,通过在朋友圈发布信息,发放宣传资料,向集资参与人宣讲、口口相传等多种宣传方式,向社会公开宣传该公司“孝道园”等项目的运作模式、投资收益等内容。
该公司向集资参与人承诺,投资1万元每天就能够收益107元,复投满1年可得24万元,满2年可得48万元等高额回报,向社会公众公开吸收资金。
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覃龙庆等共收到集资参与人何某利等48人的钱款共计608万余元,截至案发时仅归还部分集资款,实际造成集资参与人损失508.2万余元。
南宁市青秀区人民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覃龙庆有期徒刑3年5个月,并处罚金5万元;继续追缴该案违法所得508.2万余元,返还各集资参与人。
▲以“投资墓园”为名非法集资案宣判现场。法院供图
近年来墓地价格走高,供不应求,更提升了老年人对墓地的关注度。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以“风水好”进行宣传吸引,又结合高额回报进行诱骗。法官提醒,老年人要谨慎参与投资,不要轻信高额返现项目。
案例3:投资“民族资产解冻”被骗,老人养老钱失而复得
2019年7月至2020年3月期间,被告人涂家文、涂家武通过非法手段购买大量公民电话号码等个人信息,并给封某某等数人打电话、发信息,谎称是“民族资产解冻”的工作人员,虚构上世纪遗留在海外的巨额民族资产已被国家解冻,现在要作为善款基金向社会发放,只要缴纳报名费,就可以参与并分得一笔资金。信以为真的被害人纷纷转款。
梧州市万秀区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分别判处涂家文、涂家武有期徒刑5年半、4年3个月,并处罚金,责令二被告人退赔被害人经济损失共19.5万元。
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执行法官发现被执行人名下有车辆,依法扣押该车辆。通过网上拍卖,该车辆最终以20.8万元的价格竞买成功。
今年6月23日,执行干警通过银行转账将退赔款转账给受害人。
▲受害人收到执行款后,向执行法官表示感谢。法院供图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