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如期而至。
得益于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深入,越来越多金融机构选择广西,支持广西加快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在中国—东盟金融合作的这片沃土上悉心耕耘,结出了累累硕果。近年来,广西银行信贷规模增长较快,跨境金融保持领先。截至6月末,广西银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4.3万亿元,同比增长11.8%;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量1187.35亿元,同比增长35%,累计总量已达1.5万亿元;广西原保险保费收入513.98亿元,同比增长4.76%。
金融合作 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提升
9月13日,记者在南宁五象新区看到,总部基地大厦、GIG国际金融资本中心、中国太平大厦等楼宇比邻而建、高耸入云。中国—东盟金融城空间布局已基本完成,规划建设的117栋高层建筑已封顶超百栋。
金融合作是中国—东盟经济、贸易与投资合作的重要支柱。
近年来,通过东博会和峰会框架下连续多年举办的中国—东盟金融合作与发展领袖论坛,增进了双方金融机构的对话交流,加强了对彼此发展情况的了解,为深化双方金融合作打下了基础。今年,RCEP生效实施,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再添强劲助力。
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广西金融集聚效应持续增强,截至2022年8月末,中国—东盟金融城入驻金融机构(企业)累计达到376家,是2018年末的18倍,仅今年1至8月新增量就达到91家。同时,广西金融电子结算中心、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建设银行远程智能银行中心南宁分中心等在广西落地,产生较好的集聚效果。
与此同时,广西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也在持续提升。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是国家级绿色工厂、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原材料成本增加,企业二期项目亟需资金。北部湾银行了解情况后即采用新上线的电证系统为企业开出国内信用证5600万元。“我们提交材料后,次日就收到了办结通知。”该公司财务负责人说,便捷的金融服务为企业提高了融资效率。
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则综合运用跨境人民币和境外机构境内人民币结算账户相关政策,落地区内首笔“进口信用证+人民币NRA账户出口融资”业务,创新为一贸易型企业落地人民币NRA账户项下低成本贸易融资5000万元。“兴业银行南宁分行基于贸易单据情况在该香港企业的人民币NRA账户上办理人民币贸易融资,再通过即期汇兑向企业的非洲供应商支付外币货款。”兴业银行南宁分行交易银行部国际业务处处长张露告诉记者,这样一来,一方面提高了企业资金周转效率;另一方面,在本币与外币融资价格出现差异时可选择更优的融资币种。
跨境金融 金融“活水”兴边富民
连续21年,东盟均是广西第一大贸易伙伴。这既催生了开展人民币跨境金融业务的市场需求,也为沿边金融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
“通过邮储银行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很方便,我不用再奔波多个银行。”往来中国广西和越南谅山从事家电边贸的丁传坚对边贸结算的升级服务表示满意。他所体验的服务,源于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搭建的中国—东盟跨境结算网络,这是一个面向东盟国家打造的涵盖清算、结算、融资功能的区域性货币中心平台。目前,在广西东兴、凭祥和靖西,已设立了三个中国一东盟货币中心。
记者从邮储银行广西区分行了解到,邮储银行仅在越南就累计与9家越南商业银行签订边贸结算协议,在广西东兴、凭祥、靖西均设立总行级跨境边贸支行,人民币对越南盾可直接报价兑换;挂牌成立面向东盟的“跨境劳务金融服务中心”,为东盟国家的入境劳务人员提供工资代发、货币兑换、跨境汇款等服务。
为支持沿边金融改革,柳州银行于2018年12月在广西龙邦口岸设立龙邦支行。结合靖西龙邦边民互市贸易政策,该行开发了边民卡、边民贷贸易融资产品,将“金融+边贸”服务模式不断向更大范围的人群和企业扩展,为振兴边境经济发展增添金融动力。
“截至2022年8月末,柳州银行龙邦支行共办理5138笔跨境结算业务,金额为49亿元,为跨境企业资金结算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与保障。”柳州银行相关负责人介绍说,截至目前边民贷项目累计投放4947笔,累计投放金额10484万元,存量笔数1937笔,金额4319.96万元,使周边5000余边民获益,有效支持了边境群众在互市点进行互市交易,增加边民收入。
金融创新 中国与东盟共享合作成果
近年来,广西金融行业以推动人民币面向东盟跨区域使用为重点,统筹推进跨境金融、绿色金融、直接融资、保险创新、期现结合等改革试点取得积极成效,形成案例成果180项,全国首创35项。
例如,随着跨境经贸不断深入推进,跨境用工需求日益旺盛。据统计,目前在凭祥市长期务工的越南边民务工人员超1.7万人。在跨境劳务人员数量增多的同时,他们在境内工作时缺乏相应的保险产品进行保障。
针对这一情况,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向崇左市相关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了开展跨境人员意外伤害保险的构想,经过持续推动,2017年在全国范围首家开展跨境劳务人员意外伤害保险服务。
越南籍务工人员黎某在广西某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上班时,不慎从高处摔下,造成左手骨折、盆骨裂伤,被紧急送往凭祥市人民医院住院部治疗。中国人寿闻讯后第一时间派出工作人员赶往医院核实客户承保及出险情况。客户还在住院治疗期间,中国人寿经与医院了解客户治疗费用后,立即为客户开通绿色理赔通道,仅一天时间就将一万元的预理赔款送到客户手中。
“大力发展跨境劳务人员保险服务,使境外劳务人员获得保险保障,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中国人寿广西分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中国人寿跨境务工人员保险为合法进入中国崇左市务工的越南籍人员提供意外伤害保险服务共承保18.66万人次,风险保障约336亿元。
金融科技的创新,可以让金融业“弯道超车”,更好助推“一带一路”建设。借助金融基础设施和科学信息技术管理,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分享我国的金融科技成果。
“过去,为了给活牛上保险,我们需要几个人合力牵住牛,并给牛耳朵打标来确认保险标的,很费时间,也不好护理。现在,有了‘牛脸识别’技术方便多了,只需一名保险业务员拿着手机对牛脸拍照,几分钟就弄好了。”农户黄明文说。
中国人寿财险广西分公司总经理助理万千向记者介绍说,“牛脸识别”技术在行业系统内属于首创,只要打开手机轻轻一扫,通过牛的面部照片,构建牛面部的3D数据组,这组数据就是牛的一份云端“身份证”。通过这个技术,缩短了原来承保理赔所需时效80%,大幅提高了工作时效和准确率。
值得一提的是,“牛脸识别”技术还入选了第三届面向东盟金融开放门户改革创新十大案例提名名单。继去年亮相后,该技术再次受邀参加本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金融展区向全世界展示以金融科技赋能助力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