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39岁球友绿茵场上昏迷,因未获及时救护离世!专家呼吁……

阅读数:294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邱晨 记者:黄睿
点击查看

9月1日晚,南宁一名足球爱好者在球场上突然昏迷,因未及时获得有效救护,永远倒在了心爱的绿茵场上。在遗憾和悲痛之余,其他球友深受触动,意识到掌握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的重要,事后自发组织了一堂急救培训课。面对每年都会发生的类似运动猝死事件,广西红十字会培训专家表示,在心脏骤停发生的“黄金四分钟”内,如果给予正确的救助,将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呼吁人人都要积极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

.

▲9月5日晚,在南宁市南湖力波足球场,足球爱好者在学习应急救护本领。

39岁男子球场上猝死

9月2日,一段“男子猝死足球场”的视频在南宁多个足球爱好者微信群中流传。画面中,一名倒地不起的男子仰面躺在地上,当两名急救医务人员赶到现场,开始对男子采取心肺复苏等措施,担架也被推进球场,10多名身着球衣的足球爱好者守候在旁。

南国早报记者了解到,事发地为南宁市西乡塘区一个5人制的小型足球场。9月1日晚11时许,当急救医务人员赶到时,这名男子已经失去生命体征,后经抢救无效死亡。据悉,该男子39岁,是两个孩子的父亲。

一名知情者称,该男子为资深足球爱好者,平时身体健康,保持着比较规律的运动,每周都会踢球一到两次。9月1日晚9时许,他所在的队伍开展足球比赛,过程中对抗并不算激烈,他在场上完全看不出什么异样。

“比赛快结束了,他提前下场休息、喝水,几分钟后突然倒地,浑身抽搐。”该知情者说,随后,男子呼吸越来越急促,很快停止了呼吸。大约5分钟后,一名球友对他进行了10多分钟的胸外按压,直至急救人员赶到,继续进行心肺复苏术等急救。然而,这名球友还是不幸离世。

球友自发组织急救培训

“我们都觉得震惊和悲痛。”该知情者说,他和该男子同在一个球迷群,球友的意外离世让其他人深受触动。

谭振勇是一名律师,业余时间也喜欢踢球,他发现绝大部分的球友都不会急救操作,于是组织开展了一堂应急救护培训课,给球友科普常规的急救知识。

9月5日晚,在南宁市南湖力波足球场,30多名足球爱好者聚在一起,不少人还带着妻子和孩子。他们这次不是为了踢球,而是学习应急救护本领。中国红十字总会注册救护师卢杰和同事带着人体模型和AED等仪器,来到现场为大家授课。

▲培训课上,卢杰向球友传授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大家依次进行实操。

卢杰说,运动引发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猝死,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年轻运动员和普通人中,年轻运动员发生猝死的概率是普通人的2.5倍,并且大于90%的心脏猝死发生在运动、比赛期间或之后。而在心脏骤停发生的“黄金四分钟”内,如果给予正确的救助,将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

在培训课上,卢杰向球友传授心肺复苏术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方法,并让大家依次进行实操,他建议球友平时可观看相关视频、多加练习。

专家呼吁人人都应学急救

卢杰称,近来年,在南宁市的各个运动场所就曾发生过多起类似事件,因未能得到及时救助而不幸去世。

9月6日,记者走访南宁市多个运动场所发现,除了李宁体育园有AED外,大部分场馆内都未配备任何急救设备,运营管理者几乎也不会应急救护知识。“没人要求我们掌握急救技能,出了事只能打120。”某足球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时的工作范围仅限于负责订场、场地清洁、管理等。

广西红十字基金会秘书长、广西红十字会救护训练中心主任何国杰表示,除了游泳运动场所的救生员外,有关部门对其他体育场馆并未做出强制性的配备急救设备、运营人员掌握急救等要求。不过,去年国家体育总局等13个部门印发了《关于开展“关爱生命 救在身边”活动的通知》,要求全面提高从业人员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普及水平。

“球友自发组织学习是一种好现象,我们呼吁运动场所的经营者、管理员、教练和运动爱好者等群体,人人都积极学习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何国杰说,在现代社会,急救已经不只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掌握的通用技能。交通、电力、水利等行业每年都会组织员工进行应急救护培训、复训,保证所学技能能自救和互救。

何国杰建议,运动爱好者应该抓住单位、企业、社区等开展急救培训时的机会,多加学习或在网上自学,努力让“第一发现者”变成“第一急救员”。在现代社会,急救已经不只是医生的专业技能,而是每个公民都应当掌握的通用技能。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