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在即,南宁市兴宁区五塘镇中心学校的学生李晓(化名)已经做好了新学期的准备。她翻看着崭新的辅导书,高兴地说:“爸爸妈妈可以安心打工,我会好好学习。”
李晓是脱贫家庭学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家里不算宽裕。老师知晓情况后,为她申请了兴宁区“慈善公益助学”项目资助。通过这一项目,李晓每学期都能获得一笔助学金,生活费得到保障,还可以购买书籍、文具等学习必需品。
一直以来,兴宁区慈善事业紧紧围绕城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把为城区党委政府解忧,为广大群众解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确保慈善事业始终沿着正确政治方向前进。近年来,兴宁区积极探索慈善公益助学新模式。兴宁区慈善会在南宁市慈善总会的指导下,与相关医药企业签订“慈善公益助学”项目合作协议,专项用于救助兴宁区户籍,属于低保对象、孤儿、原建档立卡贫困对象或因病、因残、因灾等原因,支付学业及学生生活费等困难家庭中的适学对象。资助标准为小学每人1500元/学期,初中每人2000元/学期。项目由该城区教育部门组织实施。
▲兴宁区2021年慈善公益助学项目捐赠仪式现场。南宁市兴宁区民政局供图
同时,针对民生问题中最为突出的“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兴宁区慈善会开展多种形式的慈善医疗救助。例如,直接向身患疾病的困难群众提供医疗手术支持,或者为医疗手术患者提供救助资金;向身患疾病的困难群众提供免费药物、医疗用品,给患者提供慈善医疗救助;为残障人士提供轮椅和助行器等设备。据统计,兴宁区慈善会自2005年成立至今,实施助医、助学、助孤等项目共救助400多人(次),累计发放救助款物300多万元。
▲兴宁区2021年慈善公益助学项目捐赠仪式现场。南宁市兴宁区民政局供图
做慈善需要政企联动,营造友爱、互助、融洽的氛围,满足困难群众的个性化需求。
8月26日下午,在西乡塘区的新阳真情养老院,几名“时间银行”志愿者为当月生日的老人们举办了一场热闹的生日会。从2018年开始,这一活动已成为该养老院每月26日的固定节目,在“时间银行”志愿者的陪伴下,入住养老院的老人倍感温暖。
▲“时间银行”的志愿者们在进行培训。南宁市西乡塘区民政局供图
“这个存折其实和银行的设计是大同小异的,但是里面存的不是钱,存的是我们志愿者的爱心。志愿者支取的也不是钱,而是爱心,是幸福生活和快乐心情。”养老院院长黄华平说。
西乡塘区努力探索新路径、新方法,积极发展“时间银行”“公益爱心超市”,连接社会资源,推进“五社三站”融合发展。同时,城区设立专业岗位人员接受群众的咨询解答,提供“一站式”捐赠服务,逐步完善线上线下捐赠渠道,满足社会公众随时随地献爱心。据统计,在2020年-2021年中华慈善日活动中,西乡塘区接收社会各界捐款184.39万元;2021年接收社会各界捐赠物资265吨,折合人民币约32万元。
▲西乡塘区组织开展慈善捐赠活动。西乡塘区民政局供图
为进一步激发南宁市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及社会各界人士参与慈善的热情,激励社会各界积极参与和支持慈善事业,营造人人慈善的浓厚氛围,树立先进典型,2020年、2021年,南宁市脱贫攻坚前线指挥部、南宁市乡村振兴和防止返贫指挥部先后对捐赠先进县(市、区)进行通报表扬,武鸣区、宾阳县、上林县、西乡塘区和横州市都连续两年榜上有名。
慈善是一种城市温度。在南宁,慈善已经融入我们的生活。涓涓爱心,孜孜善行,期待你们为“人民生活一切美好”增添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