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报个手机号码就扣款,你的预付卡支付安全吗?

阅读数:135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农诗祺 记者:经小飞 实习生 毛炫懿
点击查看>>>

2017年,刘女士在南宁一火锅店办了一张预存1000多元的预付卡,近日想消费时,却发现卡里的1000元已不翼而飞。时下预付卡盛行,消费者充值办卡后能明明白白消费吗?消费者的预付卡支付安全吗?一旦出现纠纷该由谁负责?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进行了走访调查。

事例:卡未离身,几分钟内被刷千元

刘女士告诉记者,2017年她出差到南宁,在小龙坎火锅南宁盛天地店办了一张预付卡,当时卡里有1041元。之后她离开南宁没再来过,预付卡一直和她的驾驶证放在一起。       

8月15日,刘女士与火锅店取得联系,想让路过南宁的妹妹凭卡号和密码消费,但该店负责人告诉她,必须持卡到店才能消费。而且经查询得知,她卡里仅剩41元。这让刘女士很诧异,卡里的1000元去哪了?

火锅店一番查询后称,该卡在2019年6月23日曾有过两笔消费,一笔消费了600元,另一笔消费了400元,而且两笔消费扣款仅相差几分钟。刘女士说,2019年6月她和卡一直在北京,这两笔消费记录是怎么来的?

▲刘女士充值卡的消费记录。受访者供图

在刘女士的追问下,火锅店相关负责人改口称,消费者也可凭卡号和密码到店消费。经协商,火锅店最终同意消费者可按原卡金额1041元消费。这样的办卡经历让刘女士如鲠在喉。   

8月19日,火锅店李店长告诉记者,刘女士的消费记录因时间相隔太久,已无法进一步查实,对于是否是被盗刷,刘女士也无充分证据。本着诚信经营,对消费者负责的原则,店里同意消费者按原来充值的金额进行消费。

调查:并非个例,一些预付卡有隐患

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刘女士的遭遇并非个例。有个别商家私自更改卡内余额,一些消费者预付卡余额被扣光都不知情,更多的是一些预付卡只需报一个手机号就能随意消费,存在较大安全漏洞。

2021年1月份,南宁的梁女士在人人乐超市用积分卡兑换了一张420元的提货卡。几个月后,她持卡消费时发现,提货卡内的420元竟然“缩水”至42元。后向超市前台咨询得知,超市在没告知她的情况下,调整了卡内的金额。超市对此的解释是,积分兑换规则有变。梁女士认为,提货卡兑换给消费者后,商家要更改卡内余额或者扣款必须要经消费者同意,如此想改就改,对手持提货卡的消费者来说有何安全保障?

南宁市民黄女士在一家粉店充值了200元,只去消费了几次,卡里的金额就被扣光了。她提出质疑后,商家调出她的消费记录,发现她不在南宁的那段时间竟也有消费扣款。此事因难以取证,最后不了了之。经历此事后,黄女士办卡更谨慎了。她认为,一些预付卡就是一笔糊涂账:扣款无需消费者确认,所剩余额不会告知消费者,消费记录也掌握在商家手中,消费者只能被动交钱。

记者走访南宁的多家水果店、理发店、蛋糕店、洗车店发现,绝大多数商家可以通过报手机号进行消费,仅小部分商家需要持卡消费,另外还有一部分商家需输入密码或者发送验证码。

▲一些商家的预付卡只需报手机号就能扣款。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经小飞摄

在民族大道财富国际广场的一临街美发店,商家在询问是否是会员后,直接要求记者报手机号,然后在电脑上进行扣费,当记者询问这样操作是否安全时,店家说:“手机号是个人隐私,陌生人怎么会知道你在我们店里办了卡?”

对此,一名消费者说,报手机号消费确实方便了顾客,但同时也带来了安全隐患,万一消费者报手机号时被别有用心的人记下来,回头去店里消费,那造成的损失谁来承担?

说法:保障安全,商家应承担相应责任

关于预付卡的管理,南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12315申诉举报热线的有关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依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第26条规定,经营者自营业执照核准登记之日起六个月后,方可发放单用途商业预付凭证。法人经营者提供的单张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1000元;其他经营者对同一消费者提供的单张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2000元,单张不记名预付凭证金额不得超过500元。依据该条款对商家办理预存卡的营业执照经营时间和办理预付卡的金额等有非常明确的规定,对预存卡的消费支付方面的监管,目前还没有非常明确的监管细则。

针对预付卡存在的消费安全漏洞,南国法援公益律师赵明堂表示,商家和消费者均有义务保障卡内的财产安全。作为消费者,要保护好自己的手机号,不轻易告诉他人自己在哪些店办理了预存卡,办卡时可提出自认为安全的扣款措施,如短信提醒、增设密码等,以确保卡内资金安全。作为商家,应核实持手机号消费的人是否为办卡者,若毫无核实的情况下便可扣款消费,属于商家安全措施没做到位,一旦出现经济纠纷,商家应承担主要责任。

广西齐庄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林勇认为,正规办理消费卡,商家应确保卡内财产安全,可以像社保卡一样,在卡片上印上办卡人的照片,或者像银行卡一样,输入密码后才能使用。如果商家无法实现上述安全措施,至少应该为卡片设置“短信提醒”,让消费者明明白白消费,一旦出现盗刷情况也可以及时向商家反映或挂失,从而保障消费者的资金安全及知情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