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南宁市良庆区一处荷田边,一村民发现一种陌生的植物。经专家认定,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蕨。据了解,在青秀山、大明山也曾出现水蕨的身影。专家称,水蕨喜欢生长在田间,只要没有人为破坏,可原地保护。
8月17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来到南宁市良庆区金凯街道居仁村,沿着田埂走进一片荷田。“小心脚下!”荷田的主人甘宇提醒记者,脚下田埂边已长出新水蕨,不留神可能会踩到。
“以前没见过,今年才发现。”甘宇说,7月份,他发现这种陌生的植物,跟一般的植物有明显的区别。之后,用手机扫一扫才知道它的名字。
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的相关专家都认为,这种植物就是国家二级保护濒危野生植物——水蕨。
据介绍,蕨类植物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植物之一,其植株虽然已有真正的根、茎、叶和维管组织的分化,却不会开花和结果,更不产生种子,而是依靠孢子进行繁殖。此外,蕨类植物大多为陆生或附生,只有少数是水生的,水蕨便是其中之一。
今年7月,青秀山景区工作人员在公园东区内也发现了水蕨,为水生花卉观赏增添了新成员。
在甘宇荷田附近的一块废弃农田里,记者看到一片面积更大的水蕨丛,约4平方米左右。
记者了解到,作为一种古老的水生蕨类植物,水蕨很早就受到了人类的关注与青睐。早在两千年前,人们就开始采撷尚未展开的水蕨叶芽和幼嫩叶柄食用。在广西药植名录中,水蕨被称为龙牙草。作为一种观赏性植物,水蕨还能净化水体。
中科院广西植物研究所的专家告诉记者,近些年,通过对水蕨的研究和观察发现,只要没有受到人为破坏,水蕨就能正常繁衍,一般以原地保护为主。
“通过翻阅资料,我对水蕨已经有所了解。”甘宇对植物有着浓厚的兴趣,他告诉记者,这种植物6月份出苗;7~8月是孢子体生长旺盛期;9~10月是孢子叶大量出现期;11~12月孢子成熟后,就会自由播种,能扩大水蕨的数量。
据介绍,野生水蕨对环境很敏感,好的水质有利于其生长,所以野生水蕨也被认为是生态环境的“指示器”。
甘宇说,这片租赁的农田约5亩,他规划用于莲藕的扩大种植,在没找到更好的保护方法前,他将对水蕨附近生长区域进行保留,防止其受到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