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6日中午12时,随着一声鸣笛,为期三个半月的南海伏季休渔期结束,北部湾的海面再度热闹起来。北海、防城港、钦州三地渔港的渔船再次扬帆出海作业。
啥时候能吃上“平靓正”的海鲜?按照休渔管理及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大量的海鲜产品上市还要等1至2周,价格在这段时间内会有波动,待远洋捕捞渔船归来,海鲜价格将趋于稳定。
▲北海侨港渔港,部分渔船有序出海。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彭庆摄
渔港一片忙碌,渔船陆续出海
8月16日上午,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在广西第二大渔港——防城港企沙渔港看到,数千艘大大小小的渔船整齐划一地停靠在码头上,渔港一片忙碌,“哒哒”的马达声响彻渔港,渔民们忙着做出海准备,渔政执法船正在维持港内秩序。
▲防城港渔船出海。李厉摄
“封海三个多月,早就很想出海了。”渔民梁先生告诉记者,开海前半个月,他忙着修补渔网、焊接补船、给船体刷漆,全力备战,只为在开海撒下第一网,收获鱼满舱。港口区企沙镇副镇长叶胜林介绍,开海当天,渔港内的渔船没有全部出海。当前疫情防控工作仍不能有丝毫松懈,开海前政府相关部门已做了大量准备,报备申请等手续比以前更顺畅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量让广大渔民群众出海捕捞。
▲防城港的船只有序出海。李厉摄
渔民三码联查,进出港须报备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规定,目前,防城港渔民出海生产,须执行进出港报告和登记报备制度,出海前24小时将出海事宜和时间、船员名单、作业区域等信息收集齐全,并提供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且健康码、行程码为“绿码”,到当地渔政机构或乡镇(街道办)报备。渔船出港和返航时,经集中停泊点或海上固定检查点检查合格后方可同行。
▲防城港的渔船驶向大海。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钟小启摄
8月15日晚,北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称,目前北海市全域中高风险区已解除,从16日零时起,全市全域转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16日上午,记者在现场看到,此前寂静的码头开始忙碌起来,不少渔民正在给渔船加冰加油,运送米、矿泉水等生活物资。16日中午12时许,北海侨港渔港仅有部分渔船出海,多数渔民仍在补给出海物资。
▲北海的渔民给渔船补充冰块。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彭庆摄
北海市银海区侨港镇乡村振兴办公室负责人王献东介绍,当地严格落实渔船复工复产审批报备制度,做到“申报一艘、审核一艘、合格一艘、放行一艘”。返港(点)海上作业渔船要第一时间进行消毒;渔获物要消杀外包装,做到每批必检、抽样检测;渔民要进行体温测量、三码联查、核酸检测,原则上要求所有从业人员须持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能回港上岸。
预计一周多后,海鲜价格趋于平稳
王献东告诉记者,今年,共有2050艘渔船在北海侨港渔港休渔。截至8月16日,共有806艘渔船通过报批,其中大船100艘,小船706艘。截至16日下午6时许,已先后有500多艘渔船顺利出海,剩余通过报批的300多艘渔船也将于16日晚陆续出港。
▲北海侨港渔港仍停满渔船。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彭庆摄
叶胜林说,开海后会有不少游客慕名到海边品尝开海后的“第一鲜”,远洋捕捞的渔获还未归来,近期市场和餐馆的海鲜价格仍会有所波动,尤其是带膏的皮皮虾以及肥美的花蟹、明虾等,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上浮在10%左右,一周多之后,海鲜价格将基本趋于平稳。
▲北海侨港渔港仍停满渔船。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彭庆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