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青绿”刚走,“电波”又来!经典舞剧陆续登陆南宁

阅读数:0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邱晨 记者:刘豫 陆欣楠
艺术创作观念的更新,催生了这几年的舞剧热。

“青绿”刚走,“电波”又来。一周之内,两部国内的舞剧“天花板”先后来到南宁,为观众奉上视觉盛宴。借着这个火遍全国的红色题材经典舞剧登陆南宁的机会,7月28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采访《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人员朱洁静、王佳俊。两位主演坦言,爆款频出的背后,是创作者对艺术的守正创新。

▲《永不消逝的电波》剧照。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供图

“这个戏竟然全程不说话。”“如何才能‘熬过’这漫长的几个小时?”几年前,或许很多观众都在怀疑,舞剧能看得进去吗?而近段时间,随着现象级舞剧作品的不断涌现,在网络上“出圈”,在剧场里一票难求,舞剧创作产生了哪些更新?舞剧热的背后发生了什么?

当天下午,在广西文化艺术中心举办的《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见面会上,朱洁静与王佳俊两位演员显得格外兴奋。时隔一年,再度来到南宁演出,他们对这座城市有着一股久违的熟悉劲儿。而在舞剧爆款频出的当下,他们脸上也挂着自豪的欣喜。

▲《永不消逝的电波》主创见面会。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刘豫摄

近年来,对于精品舞剧“出圈”不断,尤其是《永不消逝的电波》这样的红色题材的舞剧热度不减,深受广大年轻观众的追捧,甚至吸引到全年龄段观众,谈及背后原因,主演王佳俊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不同年龄层次的观众走进剧场,总能在当中找到自己喜欢的片段。喜欢舞蹈的人可以在其中感受舞蹈的韵味所在,年长的人也可以感受到民族的回忆,唤醒他们的红色记忆,这是作品的魅力,让不同年龄层次的人走进来,带着他们自己满意的记忆回去。”

舞蹈演员朱洁静则认为,当下舞剧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是文化自信的一种表现。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创作者艺术观念的更新,让舞剧创作不断推陈出新。在她看来,中国舞蹈人探索了很多年,一直在找寻一条合适的路。创作者一直在用专业审美去引导观众接受这些作品。这既有前辈们的功劳,也有当下舞蹈人的努力,有了多年的铺垫,才有当下舞剧的“出圈”和繁荣。

观众对当下舞剧接受度如此高,愿意花钱走进剧场,更是与文化的发展、百姓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直接关系。艺术创作观念的更新,催生了这几年的舞剧热,出现了更多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作品,而且呈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是当下观众的幸运,也是我们舞剧演员的幸运。”朱洁静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