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号有特色

南国早报

ngzbnews

南国微生活

nanguowei

南国小记者

ngxiaojizhe

车广西

ngzbqczk

插秧、学做菜、做志愿者……劳动作业如何上手又走心?南宁孩子们开启暑假别样体验

阅读数:66 发布时间: 来源:南国早报客户端 编辑:刘颖 记者:蒋晓梅 黄婧
培养劳动习惯需要鼓励引导

“双减”政策实施已一年,随着今年9月劳动课将正式进入课表,孩子们过暑假的方式有了新变化。种植、烧菜、做家务、志愿服务……南宁多所学校布置的暑假作业里,包含了丰富多彩的劳育作业。这个暑假里,孩子们是怎样学习劳动技能的?有什么收获和变化?劳动实践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们既能上手又能走心?

学校:

今年暑假作业劳动是重头戏

今年秋季学期起,劳动课程所占课时将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多种劳动技能将纳入课程。记者采访发现,南宁不少学校的暑假作业清单中,劳动实践成为了重头戏。

南宁市月湾路小学为学生特别制定了一份关于劳动的特色实践活动打卡单,假期里孩子们在家长指导下,力所能及地参与整理书桌、叠衣服、拖地、煮饭等家务劳动,每天完成15分钟劳动打卡。

▲南宁市月湾路小学的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学习叠衣服。

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北小学则鼓励学生利用假期时间,训练劳动技能,并用日记形式将自己的劳动实践过程记录下来。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除了要求学生每天完成30分钟的家务劳动,还给不同年级的学生布置了创造性劳动,例如低年级学生用可回收材料搭建家园场景,中年级学生制作叠衣工具,高年级尝试改造制作劳动工具等。

南宁市明秀西路学校以往的假期作业里也有劳动实践内容,但今年更细化了。该校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参考劳动教育实践课程清单,针对不同年级布置了不同的劳育作业,例如一二年级掌握垃圾分类、三四年级学会简单烹饪、七八年级参与社区公益和志愿服务等,在个人仪表、家庭整理、生活技能、清洁劳动、社区劳动和社会研学等方面进行家校共同评价。

为了培养学生劳动能力,一些学校则倡议学生暑假来一场农耕体验。南宁市五象新区第四实验小学推出“小小农夫成长记”“小小厨师成长记”等作业,并鼓励学生参与水稻收割活动,体验一粥一饭来之不易。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要求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在假期养成垃圾分类习惯,学会做饭菜或者美食等家务,并鼓励学生跟家人到田间参加劳动。

学生:

做家务干农活他们是小能手

这个暑假,南宁市邕宁区龙岗北小学五年级学生覃柳淇的劳动作业是动手烹饪一道家常菜。7月26日晚,她亲自下厨,为父母展示了她的拿手菜——火腿豌豆炒玉米。切丁、剥粒、焯水、煸炒……这道简单的家常菜,经过她一顿操作,很快就出锅了。她还给菜起了个名字,叫“金玉满堂”。

▲覃柳淇展示自己做的菜。受访者供图

覃柳淇告诉记者,她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就跟着妈妈学烹饪,至今已经会做十几种简单的美食,“蒸蛋、蒸排骨、蛋挞、小披萨这些我都会做,同学们都说好吃”。不仅自己化身厨艺小能手,覃柳淇读二年级的弟弟也会一些简单的烹饪,如煮螺蛳粉、西红柿炒蛋、手拍黄瓜、凉拌番茄等。暑假里有时饿了或是父母下班晚了,两姐弟常常自己下厨,把全家的饭菜给做好。

▲覃柳淇用日记的形式记录自己的暑假劳动。受访者供图

上学期期末考一结束,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五年级的杨雨兰,就跟随父母回到武鸣的外婆家,帮忙收玉米、插秧。虽然只有11岁,但杨雨兰已经是干活的“一把好手”,不仅平时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洗衣服、做饭菜、烘焙美食等都不在话下。

▲南宁市兴宁区三塘镇中心小学的杨雨兰在田里插秧。

外婆家有几亩地,从杨雨兰读幼儿园开始,每到农忙父母都会带她回去帮忙。起初,杨雨兰只是在一旁围观,从一年级开始她渐渐下地干活,如今干起农活来已经有模有样。“收玉米时,要抓住玉米棒子上部,用力往下掰,动作要干净利落;插秧时要两三株苗一起插,深浅疏密都有讲究,插太浅苗会浮起来,插太深又会被水淹……”杨雨兰还总结了一套自己干农活的心得。

观察:

有的大有收获,有的走个过场

在完成劳动作业的过程中,不少家长发现孩子有可喜的变化。家长廖女士表示,以前认为学做菜不可避免要动手切洗食材,担心过程中孩子容易受伤,她很少主动让孩子学做。暑假里孩子在外婆的指导下尝试了自主烹饪,虽然操作慢、味道一般,但看到孩子跃跃欲试和制作完成后脸上的满足感,廖女士恍然发现,孩子正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慢慢成长。

▲南宁市共和路小学的学生暑期做美食。

“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后,学生的变化真的很大!”南宁市秀田小学校长张萦告诉记者,该校以前虽然也有劳动教育,但不成体系。上个学期,该校在校园里开辟了一个600平方米的劳动基地,学生通过参与种植,明白各种作物来之不易,学校食堂里学生浪费的情况明显减少。不少家长也反馈经过劳动教育,孩子不怕脏、不怕累,吃东西也不挑食了。此外,他们更懂得体谅父母的辛苦,不少孩子还学着做家务,让父母感慨“孩子更懂事了”。

但也有部分家长表示,虽然假期里学校布置了劳动作业,但自家孩子更多的是拍照打卡,走了一个过场。家长吴女士为了让四年级的儿子完成美食作业,一道西红柿炒鸡蛋,她手把手地教如何敲鸡蛋、打蛋液、切西红柿,再开火、放油、放盐、翻炒,但完成作业后,儿子对做菜依然不感兴趣,更别说主动进厨房了。

一些家长们产生困惑:要如何引导,才能让孩子不只练手学技能,更能走心爱上劳动?

经验

培养劳动习惯需要鼓励引导

覃柳淇的妈妈肖女士分享了她的教育经验。她表示,大多数孩子一开始都不喜欢做家务,这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引导。她家女儿比较懂事乖巧,只要父母发出请求,女儿基本都会去帮忙;而弟弟性格属于傲娇型,需要哄一下,这时肖女士就会在儿子面前示弱装累,让孩子觉得帮妈妈做事是很伟大的,这样孩子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

如今覃柳淇家里形成了稳定的家务分工:晾叠衣服、洗碗、擦桌子是姐姐做,弟弟负责拖地扫地,孩子们都很自觉,尤其是家长下班回来晚时,发现孩子们基本都会主动把家务做好了。“孩子有时叫不动,有些家长就摆出高高在上的姿态,对孩子总是命令式的。”肖女士认为,家长在对孩子沟通引导时,要多点耐心,多鼓励,少责骂。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的学生在地里干农活。

南宁市位子渌小学是广西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示范校之一,在劳动教育上颇有心得。该校校长青军表示,让孩子养成劳动的习惯,首先,家长不要强迫孩子去劳动,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激发学生对劳动的兴趣。例如学校布置了劳动清单,家长可以对孩子的劳动过程拍照,发在班级钉钉群,当学生得到班上其他同学、家长和老师的赞许,对孩子本身就是一种激励。

其次,家长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在劳动过程中一开始要求不要太高,当孩子做得不够好时,也要以鼓励为主,以一种放松的心态来对待会更好,不要打击孩子劳动的积极性。家长还要制定合理的劳动计划,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孩子逐项完成。切勿操之过急,应让孩子从简单、易上手的劳动项目开始尝试,在劳动中慢慢找到成就感和快乐。值得一提的是,尽量少用物质奖励来让孩子做家务,以免让孩子形成错误的价值观。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