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进入三伏天,一些人流行“晒背”,认为可补充阳气。也有人喜欢喝大量凉茶冰饮,以此解暑清热。那么,三伏天如何做才养生?一起看看专家给出的实用建议。
晒背养生要看体质
今年的三伏天长达40天,最近网络上掀起一股“晒背养生潮”。市民徐女士在网上看到很多人都在晒“三伏天晒背”照片,称这是“不花钱的养生办法”。她也跟着去晒过几次,但每次晒完都感觉口干舌燥,皮肤火辣辣地痛。医生告诉她,除了晒的方法不当外,她的体质也不适合这种养生办法。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治未病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红星介绍,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间段,体质虚寒的人群趁着三伏天可补充阳气。督脉是阳脉的一种,正好在人体背部中间位置,三伏天晒背就是晒督脉,能补充人体阳气。但晒背也有讲究,“如果是阴虚体质、湿热体质的人,就不适合晒背。这样做只会加重症状。”湿热体质常见的表现是舌红、苔黄腻、口干、口苦、出汗较多、大便黏滞不爽、小便黄赤。阴虚体质的人会出现潮热盗汗、面红咽干、舌红少苔、大便干燥等症状。经常口渴、手心潮热、盗汗的为阴虚体质。
三伏天晒背晨昏最为益,上午8~9时、下午6~7时都可以,中午则不适合。初伏、中伏、末伏为最佳时机。另外,在晒的方式上,要隔衣而晒,可穿背心或薄衣服,但不要一边晒背一边吹空调。长痱子的人,不适合晒背。对于糖尿病人、虚弱的人来说,偶尔晒一下,对身体有好处。晒的时间来说,10分钟至半小时就可以了。最好循序渐进,每隔2~3天晒一次,这样会更有利于身体的适应。
喝冷饮吹空调或伤身
一到夏天,很多人都特别喜欢喝冷饮吹空调。事实上,这样做对身体有害。张红星医师表示,酷暑难耐喝冰凉的东西当时确实很爽,因为迅速清了热,满足了胃。但中医有“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主升清,胃主受纳”之说,如果我们进食太冷的话,虽然暂时满足了胃,但会伤及到脾,因为脾得温则健,寒凉会让脾的运化功能变慢。所以夏天喝温饮才是养生,比冷饮更解渴。因为津液生成需要脾的运化,脾若伤寒,则生津不利。
“三伏天,‘热’着过才养生。”张红星医师指出,三伏天是不可多得的“冬病夏治”黄金期,尤其是对于阳虚、虚寒、寒湿重的人群。
夏天人体阳气在表,腹中反而较寒。人的身体体表毛孔大开,如果好食寒凉之品,贪恋空调房,就容易遭到寒邪入侵体内。同样的道理,此时体内的陈年寒湿之邪,也比平时更容易排出体外。所以,此时治疗“冬病”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冬病就是冬天易发或症状加重的阳虚性、寒性疾病,像虚寒性咳嗽、哮喘、鼻炎、关节炎、支气管炎、手脚冰凉、受寒腹泻、痛经等”。
三伏天建议大家坚持最简便适宜的调养之法——用温水或中药泡脚。到了三伏天,由于自然界阳盛、人体毛孔腠理打开,体内湿浊之气加重。所以人们容易感觉身体困重、乏力等。此时坚持每天泡脚,刺激足部各穴位,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畅通经络,缓解烦热、身重、乏力等暑热之症,可达到防病保健之效。当然泡脚时水温不宜过高,时间控制在15分钟左右,不要超过半小时,微微出汗即可。患有皮肤疾病、慢性疾病者以及婴幼儿泡脚则需谨慎。有条件的人,三伏天做艾灸、“三伏贴”,也是温阳排寒、冬病夏治的关键法宝。关元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身柱穴为常用的几个穴位。
夏季皮肤痒不全是湿热
很多人到了夏季,容易皮肤瘙痒、长小水泡等。南方人往往把这种现象归结为“湿热”,认为是体内热毒郁积所致,需要清热解毒,所以常喜欢喝凉茶来缓解。事实上,并不全是这样的。张红星医师指出,很多人夏季的皮肤问题,相当一部分人群是因为体内的寒湿郁于体内得不到宣散所致。这时候要做的是驱寒祛湿,如果一味喝凉茶清热,反而容易损伤脾胃,加重症状。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