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种书,当你翻开它,立体的人物、场景就会豁然出现在眼前。跃然纸上的3D画面给读者带来了视觉和触觉的真实感受,这就是立体书。近年来,广西的立体书开始在圈中崭露头角。纸上的“折叠世界”,给读者尤其是青少年儿童送去了知识和快乐。
立体结构让阅读更有趣
“北海的老街很长很长,年龄也很大,将近200岁了呢!”“银滩的沙子细腻洁白,在阳光下闪着银色的光。”如果用立体书来表达,这会是怎样的场景呢?2020年,定居北海的施紫丽和陈其彪夫妇,用他们的巧手创作了一套三本的原创系列旅游立体书《我们一家带你游北海》,将北海的风土人情呈现在读者眼前。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以城市介绍类为主题的立体书并不多,只有北京、广州、上海等几座城市推出过,而有关北海的这套立体书,让人眼前一亮。
▲《我们一家带你游北海》展现的涠洲岛“滴水丹屏”景点。
“我们也是受到儿子平时阅读的立体书启发,希望通过这种更新颖的图书方式,把这座城市的美好传递给更多人。”施紫丽告诉记者,她和丈夫都是艺术工作者,自从爱上立体书创作之后,感觉乐在其中。夫妻两人合作无间,施紫丽负责纸艺制作,陈其彪负责画面制作,在立体书创作领域如鱼得水,目前夫妻两人已是国内某知名童书品牌长期签约的立体书作者。
立体书作为一种从西方引进的图书文化,在国内的发展时间并不长,主要的创作团队大多来自北京、上海等大城市。施紫丽夫妇作为来自广西的创作团队,后来居上,这几年受邀合作推出了十余本立体书作品,成绩不错。
谈及创作经验,施紫丽透露,在立体书的创作中,故事精彩与否、插画风格是否高级、故事和插画是否能完美配合,缺一不可。“只有和图书内容相得益彰的立体工艺和设计,才能为一本书的视觉添彩,这就对创作团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其中,需要负责纸艺设计和负责绘画创作的作者通力合作,将一张平面绘图进行切割和折叠,再加上恰到好处的机关,让立体结构变得更富有趣味。
换种方式推广传统文化
“真没想到,在书上也可以体验划龙舟!”“这个粽叶是立体的,摸起来真有意思。”上个月,一场以端午为主题的立体书制作活动在南宁举行。报名参加活动的小读者们纷纷表示,通过动手实践,更加深刻地学习和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节日习俗。这一场活动的组织者陈雄军,也是本土的立体书创作者之一。
▲陈雄军和小朋友制作的端午立体书。
什么样题材的立体书为大家所喜爱?陈雄军说,有关中华传统文化、科学普及知识类的立体书最受青睐。前一种题材,着眼于中国本土文化艺术,有利于国人情感传递的主题内容最能触动人心,后一种题材则针对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有良好的推动作用。正因如此,他才策划了这样一场以端午为主题的立体书制作活动。
“在带领小朋友做之前,我要先把立体书的基础做出来,由孩子们丰富画面。”陈雄军告诉记者,第一次见到立体书,小朋友们都会感觉新奇,即使是那些平时对阅读不感兴趣的孩子,也会被吸引,想要触摸感受,了解其中的知识。
陈雄军策划的立体书制作活动,反响热烈。而在此之前,施紫丽夫妇与国内知名作家、画师合作推出的立体书《花木兰》,在阅读市场上也受到了很好的反馈。
▲施紫丽和陈其彪担任立体书《花木兰》的纸艺设计。
“我们国家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很多都特别适合用立体书创作,而立体书也给予了这些文化新的面貌。”采访中,一位出版社编辑向记者表示,立体书对国内读者而言,还是很有新鲜感的,尤其吸引低龄读者关注,特别适宜用来推广中国传统文化。
给读者带来阅读惊喜
一本立体书的出版从设计到制作,过程十分复杂,每个环节都需要投入非常大的精力。施紫丽告诉记者,插画师和纸艺师的配合是制作立体书的关键,从白色纸模型到彩色纸模型,大到竖立在每页中间的繁复的立体结构,小到翻翻页,每个小细节都需要纸艺师和画师去一一完善。例如画一座房子,如果是平面绘画,就简单多了,而立体书则要求画师将房顶的每个立体面都画出来,同时还要纸艺师配合折叠工艺。除此之外,立体书上的“机关”和小零件都需要手工粘贴,每个小细节都马虎不得,“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立体书的制作周期很长,制作成本也相对高了许多。
记者在南宁的一家书店里看到,一本精美的《哈利·波特》立体书展示在柜台上,吸引了不少读者驻足。这款立体书制作工艺复杂、尺寸较大,单价高达数百元,虽然不少孩子惊叹于书本的精美,但愿意购买的家长并不多。
▲南宁一书店展示的立体书。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陆欣楠摄
“目前立体书的买家还比较少。”陈女士是南宁的一名图书行业从业者,她告诉记者,立体书和市面上的其他类型童书相比,关注度很高,但暂时并不具有销售优势。
“立体书能给读者以跃然纸上的阅读惊喜,更能够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触动孩子的创意思维发展。”陈女士表示,一直以来,普通平面图书都是“我来写,你来读”单方面的输出,而立体书则可以完成阅读中的互动,让读者真正跟书“交流”。很多立体结构采用的互动方式,都需要读者自己去抽拉、扭动、转动、翻动才能实现,这样就改变了读者在阅读中的角色,更有参与感。“我们需要等待的,是人们消费和阅读观念的逐渐改变。”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