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广西的高温暴晒模式让防晒成为很多人出门的必备“仪式”,涂上防晒霜、喷上防晒喷雾,还用上遮阳伞、防晒帽、防晒衣……从里到外、从头到脚,全副武装。这种“从头捂到脚”的防晒方式会不会容易导致缺钙?对此,医生表示:过度防晒导致骨质疏松的几率低,防晒措施必不可少。
▲市民裹着各式各样的防晒装备出行。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尹世斌摄
95后女生过度防晒导致骨质疏松?不一定
玉林市一名95后女生小黄热爱美白,出门防晒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一到夏天就拒绝白天的户外运动,不让自己晒到一点太阳。
最近,小黄经常感觉腰痛、腿脚酸软,朋友看到网上的案例和热议,认为小黄是因为过度防晒导致缺钙了。近日,小黄到玉林市中医医院就诊。经检查了解情况后,医生告诉小黄,她确实是骨质疏松了,但是不一定是过度防晒导致的。
▲两位市民头戴防晒帽身穿防晒衣出行。
“即使‘从头捂到脚’,人的皮肤或多或少也能受到太阳光的照射,过度防晒导致缺钙的几率很低。”玉林市中医医院推拿科主任黄锦文认为,造成小黄骨质疏松的主要原因是饮食不规律和缺乏户外运动。原来,医生了解发现,小黄不喜欢运动,于是通过少吃来保持“骨感”身材,经常“吃了上顿没下顿”。
“阳光中的紫外线有助于我们人体合成维生素D3,促进钙在骨骼上的沉积。但是,日常的饮食也能补充人体所需的维生素D3。” 黄锦文说,可多摄入牛奶、海产品和绿叶蔬菜等含有较为丰富、可供人体吸收的钙离子食物。
除了饮食,黄锦文还表示坚持运动可增强骨质的强度和骨量,且能保持身体的灵活性,避免太僵硬,能很大程度上防止骨质疏松的发生。
防晒措施必不可少 选择防晒化妆品认准两个指标
黄锦文认为,晒太阳仍然是预防骨质疏松最佳方式之一,但是该做的防晒措施还是要做,因为长期晒太阳会带来皮肤健康隐患。
“长期的日光照射可能诱发和加重光感性皮肤病,严重者还可能诱发皮肤肿瘤。”广西皮肤病医院美容科主任陈羽建表示:“无论阳光充足的春夏,还是寒冷的秋冬,紫外线的伤害都不可忽视,防晒措施必不可少。”
然而,商场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防晒类化妆品,让广西民族大学爱美人士陈同学的“选择困难症”爆发了,“如何正确选择防晒化妆品?”
▲市民在选购防晒喷雾。
“在选择合格防晒类产品时,我们需要关注SPF(防晒指数)和PA值(防晒强度)两个指标。”陈羽建介绍,SPF是评价防晒化妆品防止皮肤被晒红、晒伤的指标,标识的是防UVB(中波紫外线)的等级,数值代表防晒时间,SPF1=15分钟,当产品的SPF值小于2时,没有防晒效果;当产品SPF值在2~50时,防晒效果逐渐提高;当产品的实测SPF值大于50时,效果增加不明显;PA防晒系数是评价防晒产品对皮肤晒黑的防护指标,标识的是防UVA(长波紫外线)的等级。
▲商场的防晒衣物。
此外,陈羽建建议,应当使用衣帽、伞、太阳镜等进行遮盖性防晒,尽量避免皮肤直接暴露于阳光下;另外在阳光下长时间活动时应注意避免食用具有光感性的食物,如灰菜、茴香、苋菜、芹菜、无花果、芒果、菠萝、木 瓜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