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吗?战啊!”最近,《孤勇者》已经成了孩子们集体合唱的热门歌曲。然而,《孤勇者》的成功“破圈”,衬托出的却是少儿音乐作品创作的些许落寞。近年来,创作精良又广受孩子们喜爱的少儿音乐作品并不多见。
7月12日,记者就此现象采访了老师、专家、音乐人等,他们表示,艺术创作审美没有统一标准,期待能有更多积极向上的优秀歌曲成为全民儿歌,传唱不衰,鼓舞人心。
“神曲”在孩子们口中传唱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如今,只要你唱出这一句“暗号”,身边就有人马上给出回应。这个夏天,《孤勇者》成为了孩子们口中传唱的“神曲”。
市民蔡女士平时很少关注流行歌曲,但只要《孤勇者》的旋律响起,她也能在高潮部分跟着哼上几句,“我家读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最近每天都会唱,久而久之,我也无法抗拒这首歌曲的魔力了”。
▲有孩子在作文中写到《孤勇者》。图源:央视新闻
“这首歌节奏明快,韵律感很强,铿锵有力,很适合孩子们学唱,而且孩子们唱完歌之后,感觉做什么事都有劲头!”小学老师周女士告诉记者,她看过《孤勇者》词作者的新闻报道,觉得词作者的人生很励志,最近也经常会在班上给孩子播放。
不过,很多孩子对《孤勇者》歌词的含义并不是十分了解,一些低年级的孩子还会发出疑问:“‘褴褛的披风’是什么意思?”对此,周女士也会耐心解释,希望给孩子带来积极正面的引导。
流行歌曲“儿歌化”是正常现象
近年来,在多媒体平台的传播下,流行音乐迅速占据孩子们的生活,从90后的青春回忆《逆战》到现在的《孤勇者》,一些流行音乐甚至进入中小学课堂。“听我说谢谢你”“你笑起来真好看”.......校园里,不少孩子张口就能唱出此类网络“神曲”。
“提起儿歌,我们当年听的还是《小螺号》《让我们荡起双桨》《种太阳》,感觉这几首经典儿歌传唱了几十年,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新儿歌能够取代它们,难道现在的孩子们只能把流行歌曲当成儿歌来传唱了吗?”采访中,不少市民也对流行歌曲“儿歌化”提出了疑问。
对此,中国—东盟童声研究所负责人周频文认为,儿歌也是流行歌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不另分支流。《孤勇者》是一首现象级歌曲,孩子们用儿歌的方式去传唱它,带着几分可爱,更能感染大众。
在广西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何述强看来,人们对少儿歌曲寄予平实、淳朴、优美、流畅等厚望,《孤勇者》这首歌从诞生开始就带着励志的情感,歌词中蕴涵着勇气、热血以及治愈的力量,赢得大众的喜爱不足为奇。
期待本土更多高品质创作
专家们认为,《孤勇者》在少儿群体中走红是一个偶然,如何创作出经典传唱的少儿音乐作品,是当下音乐界人士关注的问题之一。
不久前,由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主办的广西新民歌大会上,一首少儿歌曲《童心桥》采用成人流行唱法与童声演唱相结合的演唱形式,从一众作品中脱颖而出,位列第四,荣获铜奖。朗朗上口的歌词和优美的旋律,令人难忘。
▲少儿歌曲《童心桥》演出现场。受访者供图
身为这一作品的作曲人,广西音乐人赵羽表示,广西是民歌的海洋,也有着儿歌创作的富饶土壤。儿歌的歌词可以结合广西各地的地域文化进行创作,在简洁的表达中传递有深度的正能量。在旋律上也可以借鉴参考地方童谣和山歌进行延伸创作,简单易记、易学、易传唱。
“广西今后的儿童音乐创作,依然任重道远,旋律还是人们记忆音乐最重要的载体,儿童音乐首先应该从美好的旋律写作开始。”对于儿歌未来的发展,广西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丁铃认为,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当代孩子的眼界大大拓宽,要满足他们的欣赏水平,需要更多样的风格和体裁与之相适应。推动广西高校音乐教育的水平提高,促进优秀作品的推广渠道,实现跨学科如儿童剧、动漫、游戏等不同领域的融合发展,才能为孩子们营造良好音乐的环境。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