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下午,教育部召开“教育这十年”“1+1”系列发布会,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普通高中教育改革发展成效。发布会上,广西做经验分享。广西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2%,比2012年增长了16个百分点,走出了一条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的新路子。
据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李清先介绍,2012年以来,广西统筹资金113亿元,新建普通高中97所、改扩建1107所(次),增加学位41.6万个,着力破解普通高中学校“学位”“床位”“餐位”不足的问题。此外,实施消除普通高中大班额专项规划,大班额比例比2012年下降56个百分点,更好地满足高考综合改革选课走班的需要。2012年以来,我区共补充普通高中专任教师3.2万人。
2021年,广西启动高考综合改革,启用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实现“新高考、新课改、新教材、新系统”四个同步。新设立自治区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700万元,建设10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示范区,50个高中学科课程基地、3个“双新”自治区级示范区和100所示范校;推进普通高中多样化特色化发展,示范性普通高中达158所,实现县县全覆盖;星级特色普通高中39所,满足学生“学得好”的需求。
同时,广西拓宽升学渠道,有序引导初中毕业生到高中阶段学校就读,中等职业学校实行自主招生、注册入学;举办普通高中民族班,公办自治区级示范性普通高中面向本辖区优先招收农村少数民族学生,共招收8.4万人。对原来的建档立卡等贫困家庭学生给予重点资助,在国家免除学费的基础上,进一步免除杂费,并给予每生每年1000元或3500元的助学金补助;对考上大学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给予500元到1000元的入学补助。统筹本级资金对就读普通高中的库区移民子女和在原国贫县就读的非贫困家庭学生免除学费,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