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南宁市的中考作文以“最是书香能致远”为题,要求考生以读一部经典名著为主题,以时间为线索,叙写自己的阅读故事。不少人认为,这个作文题目既紧扣教学,又贴近生活,可以很好地考察出学生的写作水平。
作文整体难度适中
广西大学附属中学初三语文备课组组长吕秀娟在中考首日负责送考。当天上午,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回程路上,孩子们在车上和她讨论了作文题目。她说:“这一次中考的命题作文,让考生人人有话说,不易跑题。”
吕秀娟表示,初中必读名著有12本,考生可任选一部进行写作。“题目中的‘书香’是指读书风气,‘致远’是指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素材规定为初中要求阅读的名著。限制条件是‘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这样的命题作文,整体难度适中。”
南宁沛鸿民族中学桃源校区语文老师吴小凤认为,作文“最是书香能致远”很有文化味。题目既关注了课标,关联了教材,还能让孩子通过写作体现出“在经典中成长的理念”。“题目中的‘致远’,其实是要求写出阅读经历,也就是要求学生写出成长经历。”
阅读名著汲取力量
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家长赵女士接到了女儿的电话,“孩子在电话里说了,这次作文题比较常规,他们在之前的复习中也有过练习,所以难度不大”。
赵女士从事的是图书出版工作,平时比较注重培养女儿的阅读习惯,从女儿开始认字起,就会引导她阅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我看到,现在学校的教学也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以经典阅读为主题的考场作文也越来越多了。”
“作文要求考生以时间为线索,那就意味着写作中提到的那本名著,你至少得读过两次以上,才会有经历,有感受。”南宁市文学院副院长侯珏也觉得这次的中考作文题目出得不错。
“每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阅读同一本名著,获得的感受和启发都是不一样的。经典的文学作品,会让人越读越有味道,这也正是‘书香能够致远’的原因。初中阶段的必读名著中,有古代的、现代的、科幻的、童话的……学生们在阅读这些多样化的名著之后,吸收了文学的精髓,打开了人生的视野,只要他们能够抓住时间的逻辑性,写出阅读升华的过程,就会有收获。”侯珏特别强调,阅读是一个人开展自学的重要方式,中学生平时阅读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阅读和积累对各科目的学习都很有帮助。
经典作品常读常新
高同学是一名广西在校大学生,因为今年家中有妹妹参加中考,她格外关注试题。看到这次的中考作文题目后,高同学认为,这个作文题可以从两个方向入手:一是在不同年龄段读同一本书得到的不同感悟与启示,如小时候读《红楼梦》,只见风花雪月、饮食华服。再大一些时读,便对其中的人情世事有初步的了解和感悟,认识到人是复杂多面的。二是不同年龄段读不同的书有不同的体会,如小时读《骆驼祥子》,同情祥子的遭遇,愤怒于旧社会的黑暗与不公。再大一点时读《红星照耀中国》,就会明白革命先辈们是如何推翻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