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早报客户端推出父亲节“我家老爸有点料”特别策划
摄影师老爸带儿子“追火箭”, 登上《中国国家地理》丨我家老爸有点料①
儿童文学作家老爸用笔触表达父爱,用童话记录成长丨我家老爸有点料②
无限宠爱!粗犷老爸打造一家有女儿元素的咖啡馆丨我家老爸有点料③
旅行达人老爸带儿子看世界,希望儿子给世界看中国丨我家老爸有点料④
在南宁市民主路小学,班主任们都知道三年级(7)班有一位爸爸动手能力强,是个带娃好手。“他教孩子们做各种科学实验”“在夜间观察夜行的小动物”“经常自己组织孩子们到户外学知识”……这位班主任们口中的爸爸叫刘靖,是广西中医药大学的一名老师,酷爱科学研究。
从带一个孩子玩,到带一群孩子玩
刘靖家里有很多科普类的书籍和科学实验材料,在儿子楷楷还没上幼儿园的时候,他就鼓励孩子多动手,做一些简单的实验。在他的带动下,楷楷上幼儿园之前就开始尝试动手做木工,拿废弃饮料盒子自制潜望镜。从简单基础的小实验开始,在爸爸的鼓励和带动下,楷楷的科学实验一直没有间断。
▲刘爸爸很注意培养孩子的观察、创新和动手能力。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尹世斌摄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刘靖发现,楷楷一个人做实验,没有同龄人参与,容易提不起兴趣。于是,他便利用暑假假期开起了科学公益小课堂,召集有兴趣的同龄小伙伴一起参与进来。
▲刘爸爸给孩子们上科普实验课。受访者供图
“在楷楷读幼儿园和一年级的暑假,开过两次班。”刘靖表示,小朋友们聚在一起动手做实验,学习热情高涨,学习氛围也很好。教惯了大学生的他坦言,给小孩子们“备课”,每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实验的安全性也要提前演练。
▲趁着周末,刘靖带儿子到户外进行实践活动。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尹世斌摄
▲刘靖给孩子介绍眼前植物的特性。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尹世斌摄
做试验,让孩子学会观察和思考
虽然不少试验是初中化学、物理学科的内容,但也是平常可见、可接触到的,因此孩子们很感兴趣。例如提取花青素的试验,他教孩子们用研钵将紫甘蓝磨碎,提取到紫色的汁液——花青素。提取出花青素以后,通过观察,孩子们会发现,花青素和碱性物质混合时会变成蓝色,和酸性物质混合会变成红色。不少孩子们回到家后,又继续拿出家里的肥皂液、洗衣粉、酱油等材料和花青素混合,看看哪些是酸性物质,哪些是碱性物质。
通过丰富多彩的实验,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这也是他带孩子们玩科学实验的目的。比如通过“干冰实验”,孩子们观察了固体干冰变成液体,再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思考它为什么能变成气体,然后会动手去查相关资料,去学习。
▲刘爸爸陪伴孩子学习。 受访者供图
欢迎更多爸爸参与“动手”
最近,刘靖把课堂放到了户外,坚持每周都能带孩子们亲近一次大自然。夜晚到公园观察夜行动物,是让孩子们很兴奋的一项活动,既能丰富课外知识,还能锻炼胆量,甚至还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最近,我们就观察到了蝉蜕壳,孩子了解到蝉一旦从地下来到树上,生命就不长久了,这也让他们懂得生命的可贵。”
▲带着孩子们在户外观察动植物。 受访者供图
在带孩子们去户外“探洞”,了解喀斯特地貌、观察钟乳石之后,让他惊喜的是,有一天楷楷说出了钟乳石刚形成阶段的学名“鹅管”。“我都不知道这个知识点,孩子却能说出来,这说明他学会了主动探索世界,主动去学习了相关知识”。
刘靖说,接下来他还计划带孩子去天坑。目前,他与蓝天救援队等专业团队学习了相关的户外技术,例如SRT(单绳技术)等。“希望有相关兴趣、愿意带孩子到户外学习的爸爸加入我们。”他说,欢迎更多爸爸参与进来,参与孩子的健康快乐成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