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广西政府部门与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代表在南宁市五象岭森林公园开展“共植低碳林,一起向未来”活动,为市民日常生活低碳行为提供参考样本。
▲东盟国家驻南宁总领事馆代表正在种无忧花。
在低碳友谊林现场,每棵无忧花树都挂上了不同东盟国家的名字,大家共同将这代表友谊的30棵无忧花树种下。据悉,无忧花为常绿乔木,喜欢充足阳光,集绿化、美化、彩花于一身,每年可固碳10千克,30棵树年固碳量可达300千克。
所谓碳中和,是指区域、组织、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被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这些水杯、渔夫帽(草帽)、雨伞等都为回收物品。”工作人员介绍,活动将用“加减乘除”法为市民日常生活低碳行为提供参考样本。
经测算,此次活动共产生排放约274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活动种植的树木30棵,一年内可中和二氧化碳排放300千克以上,将完全抵消本次活动产生的碳排放量,在未来20年内累计可中和二氧化碳排放量超过6.6吨。
▲小学生也加入种植友谊林的队伍中。
气候变化问题是当前全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东南亚是受全球气候变暖影响最大的地区之一,应对气候变化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面临的共同且紧迫的任务。
“植树降碳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性行动。”广西生态环境厅气候处负责同志表示,广西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气候相近,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面临同样的挑战,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