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斤少两、偷梁换柱、以次充好……长期以来,南宁市部分海鲜市场水产行业坑人套路饱受消费者诟病。6月9日,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获悉,针对摊主不诚信经营行为,南宁淡村市场再出新招:市场管理人员将每天随机抽取消费者所购水产品复秤、检查,并由消费者对摊主进行“打分”,一旦发现坑蒙拐骗行为,摊主将被警告、处罚或逐出市场。
部门多次整治,仍有摊主坑人
2019年2月,南国早报曝光南宁多个海鲜市场摊主“坑人套路”后,淡村市场10多名被查出短斤少两和“以水充货”的摊主被立案查处。随后,南宁市江南区福建市场监管所、淡村市场开办方联合召集海鲜、水产行业经营户召开整治会议,近百名经营者承诺诚信经营,不短斤少两、不以次充好,严格遵守市场管理制度和规定,按要求摆放计量器具……
2020年7月,针对淡村市场海鲜销售短斤缺两行为,江南区市场监管局再次出台工作方案要求整改。
“经过多次整治,仍然有部分摊主铤而走险。”江南区福建市场监管所所长王立奇说,去年9月至今年5月,有数名消费者购买水产品遭遇“套路”后,在短视频平台进行曝光。这些摊主给淡村市场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管理再出新招,消费者来监督
今年5月,淡村市场改造提升工作完成。“环境变好了,诚信经营也要更上一层楼,消费者购物才能舒心。”王立奇说,他发现要扭转市民对淡村市场的负面印象,最重要的还是要充分发动消费者,让大家一起来监督经营者。
▲市场管理人员随机抽取消费者所购水产品复秤、检查。 本文图片均由南国早报客户端记者 赵劲松摄
尽管淡村市场设置有公平秤,但不少消费者嫌麻烦,即使知道可能被坑也不愿较真。对此,市场监管部门与市场开办方经过商议,决定从5月27日起,由市场管理人员每天随机抽取消费者购买的水产品复秤、检查,并请消费者对摊主进行打分。
6月9日上午10时许,南国早报记者在淡村市场海鲜水产行看到,不少消费者正在买菜,多名市场管理人员穿梭在市场内,等待消费者交易完成后,引导对方去公平秤复秤,多数被选中的消费者积极配合。
“由于消费者是随机找的,摊主不知道会不会‘中彩’,现在都不敢做手脚了。”南宁淡村市场管理部经理汪斌说,除了发动消费者监督外,经营者之间也会互相监督。此前,有的经营者称自己也想诚信经营,但别的商家不讲诚信,自己就“吃亏”了。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整个行业的不良风气,“鼓励举报同行,大家一起打造诚信经营的消费环境”。
▲市场管理人员请消费者对摊主进行打分。
部门随机抽检,维权注意取证
记者打开《淡村市场诚信经营登记表》看到,表格上登记了消费者购买水产品的日期、数量、摊号、核实结果、顾客满意度等信息,还有消费者签字。5月31日,有一名摊主被抽查发现存在短斤少两情况,被停止经营3天。
汪斌说,除了被罚款、扣除履约保证金外,如果摊主第三次被举报查实,监管部门将从重处以2万元以上的罚款,第四次直接清退出场。同时,市场也同步开展评先选优活动。在随机抽取的消费者评价中,每个月满意度最高的一名经营户,将获“放心经营户”锦旗,以带动其他经营户营造公平竞争、诚实守信和放心消费的市场环境。
王立奇表示,市场监管部门仍会继续加强对经营户的监管,不定期对经营户使用的电子秤进行抽检,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频次,实施日常检查与错时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与突击检查相结合、随机抽查市场视频资料等方式,一旦发现问题立即进行调查处理。
同时,王立奇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水产品过程中,要注意取证。比如,称重时,消费者可立即拍下计量数据。另外,经营者为了掩饰计量等问题,会提出帮杀鱼、去头、加冰等免费服务,如果对计量方面存有疑惑,可以先不要做任何处理,拿到公平秤上校准后再处理。特别要提醒的是,维权应当合理合法,固定好证据,为了保证证据的有效性,最好不要离开市场后再提出异议。目前,市场引导消费者复秤、给经营户打分等措施,欢迎消费者积极加入和配合。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